贾元春,贾家的长女。
自幼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是难得的才女。
在荣国府中本是娇生惯养的小姐,却落得在宫里为人浆洗衣物的下场。
此刻贾琮心中真恨不得即刻奔回荣府,质问贾母这般安排,到底有何意义?
待贾元春哭声渐止,贾琮强行按下心头的波澜,轻声劝道:
“元春姐姐,这究竟是个什么地方?我糊里糊涂就被带来了。”
“你在这宫中,到底过着怎样的日子?”
贾元春闻听贾琮此言,方才恍然惊觉自己眼下的悲凉境遇。
刚才确实有些冲动了。
若是被人看见,恐怕会连累三弟。
她连忙拉着贾琮进了房间。
进屋后,贾琮仔细打量了一番,这并非什么小角落。
若在荣国府中,宝玉屋里侍女的居所尚且比这宽敞许多。
贾琮四下张望,满心疑惑地问道:“姐姐,难道你就住在这间屋子里?”
贾元春没有遮掩,轻轻颔首道:“三弟,家中现今可好?”
“我踏入宫门那日,老祖宗答应会借东平王府甄太妃之手,往宫里送银钱,怎么我至今未见分文。”
闻元春之问,贾琮一时语塞,不知如何作答。
荣国府年年确是通过东平王府向宫中递送银两。
数目且不少。
皆是为贾元春在宫中打点所用。
贾家宁荣二支,自太子之事后,贾敬潜心修行,贾赦隐匿行迹。
与宫中联系便彻底断了。
要给贾元春送银,只能依靠东平王府这条线。
祖母与甄太妃交情颇深,加之东平王府与贾家同属四王八公之列。
这些年,他们也无法确定银两究竟有无到达贾元春手中。
根本无法查证。
贾家与宫中的纽带已完全割裂。
唯有每年大朝会时,祖母身着诰命服饰,例行前去请安。
每每提及此事,皆被甄太妃草草敷衍过去。
如今贾家势弱,有甄太妃撑腰的东平王府,贾家人自是不敢多嘴。
此刻贾元春竟言未得银两,那银两究竟落入何人囊中,便不得而知了。
“家中皆好,我现已被陛下封为五品龙禁卫,过些时日我便去求陛下,让你返家。”
“咱无需在这宫中,受这窝囊气。”
贾琮尽力让言辞平和,缓缓说道。
贾元春只是幽幽地望向远处的屋梁,入宫数载,连皇上的面都未曾见过。
她早已做好,在这深宫中度过余生的准备。
至于回荣国府?
那不过是另一个囚笼罢了。
入宫之时,她便已看清,众多姐妹,不过是祖母用来交换的筹码而已。
自己回去,也只是换个地方受苦。
贾元春柳眉微蹙,眼角挂着几滴清泪,声音带着几分哀愁:“三弟,你如今前程似锦,我并不盼出宫回府。”
“只愿你日后能护佑众姐妹,使她们免遭我之苦难。”
见贾元春如此情状,贾琮心中隐隐作痛。
想不到数载宫廷生涯,已让贾元春心如死灰。
正值姐弟俩娓娓而谈之时,屋门忽被重重叩响。
“贾元春,你贵为宫廷女史,怎敢在甄太妃居所暗中与男子相会!”
“还不速速开门!!”
闻门口之声,贾元春眼中闪过一丝慌乱。
她自己死不足惜,若是连累了三弟,恐怕来生也会心怀愧疚。
“三弟,你快躲起来,待会儿无论发生何事,你都莫要出声。”
贾元春急忙移开屏风,向贾琮使了个眼色,让他藏入屏风后的柜子里。
听闻外头人的叫喊,贾琮方知自己身处何地。
难怪能在此遇见贾元春。
方才与姐姐重逢,竟忘了此事。
此处正是甄太妃的寝宫。
甄太妃,太上皇西宫之贵妃,育有当朝六皇子龙瑾煜。
在宫中可与赵太后分庭抗礼。
堪称西太后。
甄太妃出身东平王府。
本是东平王府的一位近亲闺秀,二十年前,被选入宫中成为女官。
甄太妃颇有几分姿容,加之有东平王府作为后盾,自生下六皇子龙瑾煜后,得太上皇默许,与雍熙帝龙瑾禅的生母赵太后分庭抗礼。
六皇子龙瑾煜乃太上皇幼子,极受宠爱。
正所谓子贵母荣,甄太妃在宫中跋扈至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