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章 薛家有女 (2/2)

道:“娘,何必大发雷霆,气坏了身子岂不可惜!”

“这些我岂不知,可如今家里上上下下,除了你哪一个不让我生气?”薛姨妈扶额道。

丈夫去世这些年,她一边要抚育两个孩子,一边还得操持家务,本该男人承担的重担,全压在了她这弱妇人肩头。

如今孩子大了,本指望儿子撑起一片天,哪知仍时常给她惹事,反倒是女儿明义识礼,帮了她不少忙。

坐在薛姨妈身边,宝钗语气轻柔道:“娘,帑银缺口三万七千两,族中各房是拿得出来,今日他们闹腾……不过是为多要些好处!”

“如今之事,族中各房荣辱与共,真要逾了上差……所有人都别想好过,咱们着急他们就不急?”宝钗目光扫向门外,颇有几分轻蔑之意。

听了这句话,薛姨妈愣了一下,思索一番后发现确实是这个道理。

“禀太太,族老们派人来传话,说大爷若是再不来,他们可就要走了……”门外传来小厮的声音。

薛姨妈正要说话,却听宝钗开口道:“那你就转告诸位长辈,就说我大哥今日临时有事出门,议事就改到明日吧!”

听到这里,薛姨妈作势就要起身,却被宝钗一把拉住了。

等那小厮离开后,薛姨妈终于忍不住开口道:“宝钗,怎么你也胡闹了!”

“时间不等人,若今日再不把事情定下,真误了上差我们如何吃罪得起?”

宝钗微微一笑,问道:“娘,我们吃罪不起,难道外面那些人就吃罪得起?”

“您就放心吧,他们不会走的,这些人比我们更贪,方才那番话传出去,他们会比我们更着急!”

“真的?”薛姨妈半信半疑。

“等等不就知道了!”宝钗轻飘飘答道。

事情会不会按预想的发展,宝钗没有十成把握,她只是在能力范围内找出最优解。

能主事的薛蟠不在,她们母女也只能安静等着,谁让他们是妇道人家。

然而没过几分钟,就又有小厮来报:“禀太太,几位族老商量了,说要大爷不回来,太太去议事也是一样的!”

听到这话,薛姨妈看向宝钗,目光中带有一丝喜色。

关于如何摊牌银两,她们其实早有定计,如今族老们请她出去做主,薛姨妈自然可以前去理事。

正当她要答应,只听宝钗又道:“去告诉他们,此事重大……还是等大哥回来再议!”

关于称谓的问题

既然是大明和红楼结合的书,所以在称谓上互相保留并统一。

1、称“某某爷”,这是红楼的最大特色,既然贾琏是琏二爷,宝玉是宝二爷,改成某某公子就显得违和,所以采用了原著的称呼。

2、称父母,我知道宝钗原著中是喊“妈”,但在历史小说中显得很违和,所以统一设定成日常喊“娘”,正式场合称“母亲”。

3、关于银子的设定问题,其他书确实设得很“通货膨胀”,但在本书设定比较保守。一年朝廷收入也才三千五百万银子外加折色一千五百万两。

单以银子来论平摊到每个省(共二十三个承宣布政司),每个省也才200万两左右。在这个世界观下,薛家能动用十几万银子,现银随时能拿出七八万,已经是非常厉害的水平。

【总结】这些都是设定,大家不必深究,看个乐子就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