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后记-照无眠 (1/2)

“在洛阳,我见着了宝玉!”

薛宝琴的一句话仿佛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几人的心湖之上,震得人发懵和失神。

“哥哥......呜...上苍垂怜,总算让我知晓你的去处......我这便去找夫君,让他派人去洛阳接你回来。”贾探春是又哭又笑,又悲又喜,踉踉跄跄的就要往门外冲。

林黛玉见她入了魔怔,心想若让探春此刻出了院门,去了前院,岂不闹了天大的笑话,连带着夫君的体面也没了,这不是自己的过错又是什么,索性一把抄起史湘云刚喝过的茶杯往地上一砸,瓷片四溅,咬牙怒叱道:“你疯了心不成?”

不待众人回神,又听林黛玉叫来笔菁,只见后者不知使了什么法子,仅一个照面便将探春按回了先前的座椅。

“为什么?”贾探春声嘶力竭的哭喊着质问道。

林黛玉心头也有了火气,啐道:“你给我清醒点,不要忘了自己如今的身份,你这么跑过去,将夫君的体面放在何处?又将咱们家的体面放在何处?”

“......”探春没敢顶撞,只是小声啜泣着。

“笔菁,你去门外守着,任何人不得靠近这里,连大爷也不行。”林黛玉做出了一道部署,这样今日在这里的一切都不会传出去。

笔菁看了探春一眼,明显是不放心,但看见林黛玉示意的眼神后,也还是听命出去了。

林黛玉目光扫过在场几人,最后落到宝琴身上,微微一笑,“琴妹妹身子重,便坐着说罢。”

宝琴有些害怕,瞥了一眼宝钗后,小心的坐在了空位处。

“宝玉何以到的洛阳?你又是什么时候见着他,他可说了什么?”林黛玉抓住其中关键,同时也是替所有人解惑。

“我也很意外,一年前的入冬时节是他在山神庙从一群歹人手中救了我,然后便随他去了洛阳。”宝琴脸颊发烫,英雄救美令人驰往,更不用说自己还是故事的主角,又当着众人的面道出,“他说曾与一故人相约于洛阳,后来路上询问得知这故人恰是王探花,想着从后者那儿得知姐姐的下落。”说至此,又把目光投向宝钗,见宝钗仍是不看她,忙又垂首续道,“我们到了洛阳王家后,获悉王家出了变故,在破败宅院中撞见了宝玉。他......”

“他怎么了?”探春听得入神,连眼泪也止住了。

宝琴望向黛玉,又转向宝钗。

“有什么说便是,用不着顾忌。”宝钗轻启朱唇。

“宝玉恸哭哀嚎不止,言天道不公,害死林姐姐,致使阴阳两隔,此生难以复见,又......”

林黛玉听得心颤,心知宝玉定是以为自己死在了那场大火当中,尸骨无存,悲愤万分之下说出了一些咒骂夫君之言。

“继续。”宝钗面容清冷。

“姐姐,下面的话不利王探花。”宝琴歉意的看向林黛玉,见其点头,便说道,“宝玉痛悔当初不该,不该让林姐姐嫁给王探花,以致遭此大难,说王探花乃天下第一负心之人。”

“哼...”宝钗冷哼一声,把众人都吓了一跳,“当真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说旁人是天下第一负心之人,那他自己又算什么?”

探春也是颇感头疼,哥哥此番做法太过丢人,就连她这个做妹妹的都觉得无地自容。一旁的湘云更是无所适从,坐立难安。

当年的事情如今在座的几人皆是心知肚明,可这世事无常,又有几人能做到得偿所愿呢?即便真的能得偿所愿,除了当事人外,旁人又如何瞧见了他(她)付出了多少心血和代价。

众人一时间皆陷入了沉思,但各人却心思各异。

“后来呢?”探春忍不住好奇道。

宝琴摇了摇头,皆因挖碑一事牵扯太大,柳湘莲曾数次交代不要泄露,为全朋友之义。更不谈那墓碑上所刻之人活生生的就在自己眼前,想来也是一道遮人耳目的无奈之举。这里面宝琴不敢深究,也没有必要寻根刨底。

探春很失落。

哥哥的线索又断了。

怅惘之际,又听宝钗开口道,“除了这些,就没说别的了?”

宝琴故作思索,回忆答道:“他说不愿拖累我们,又说都中还有人在等着他,他要回去看看。”

“他定是去寻宝姐姐的。”湘云故意抢道,但换来的却是宝钗的冷眼,林黛玉长吁一口气叹道:“你又何必自欺欺人呢?宝玉的性子我们都了解,若当真是为了宝姐姐,又何苦落下那一封休书?”

真话便是这般伤人,林黛玉是求真之人,自然也不做隐瞒。

“可是......”史湘云仍然想要为宝玉作辨,在她想来,其时都中翻天覆地,除却作为宝玉妻子的宝钗外,还有何人值得二哥哥相等?但话到嘴边,又不知从何说起,休书便是佐证,一切尽显苍白,也怪不得宝钗心中有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