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话,那对目前的大宋来说未必会是件好事。
而且这次战争之后,大辽也一定会知道国朝有了这么个大杀器的存在,那样的话势必对大宋更增防备之心,那两国以后还会维持这种为妙的平衡吗?虽然一场大胜下来会振奋人心鼓舞士气,但后续需要补救的手尾简直多如牛毛,想到这里他就不由一阵阵的头痛。
见到其他三人都是眉开眼笑满是欢喜,唯独这位包黑头却是一脸凝重沉吟不语,赵祯便开口问道:“包卿家为何不发一言,难道此次大胜之后还有什么隐患不成?”
听到官家垂询,包拯自然不会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此时的赵祯可谓正是志得意满之际,他就算是再头铁、再想邀名也不会在这个时候给皇帝泼冷水。
他连忙拱手答道:“老臣想着陛下应该怎样封赏李三郎,当初他以白身入军中却勤勤恳恳毫无怨言,而且设计出多种战阵利器,这次好水川战役中更是身临险境使用奇谋消灭了西夏军的主力,即便他口中的那种新庄稼没有那么高产,单单只凭着如今这些战功,封他一个侯爵也并不为过吧。”
听包拯这么说,老成持重的吕夷简马上否定道:“不可,这李三郎到底还是年纪太轻,再加上他父亲又是抚远候,如果陛下现在就封他为侯爵的话是不是有些荣宠过甚了,这对他这个小家伙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啊。”
“再说了,如果他口中的良种真能达到那种产量的话,到时候陛下又该封他何种官职,总不能儿子是国公,老子是国候吧,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你让李昌隆以后如何见人?”
其实赵祯早就动了给李思业封侯的念头,不过他想着李思业毕竟年轻,如果一次封赏过重会让他生出骄纵之心,可如今李思业在边境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功劳立下来,他还真有点儿压不住的感觉。
听了吕夷简的话他也有些头痛起来,封赏吧,怕这个小子持宠而娇李家会生出什么事端,可不封赏又怕寒了前线将士们的心,如今的他还真有些左右为难的感觉。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