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七章 何必这么死磕林凡呢,差不多就行了 (1/2)

汉东仿佛在一夜之间变了天。

大米公司停业整顿带来的连锁反应不断发酵,整个汉东经济陷入低迷,社会上人心惶惶。

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再也坐不住了,他直接向中央提出抗议。

在一次重要会议上,李达康脸色铁青,拍着桌子说道:“侯亮平的所作所为已经对地方经济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大量工人失业,企业停产,经济下滑,再这样下去,汉东不知道要乱成什么样!如果再不制止,我宁愿回家卖红薯!”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各种讨论在网络和现实中热烈展开,民众们都在关注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与此同时,省委书记沙瑞金接受了媒体的访谈。

面对镜头,他对侯亮平的态度显得模棱两可。“影响地方经济确实是不对的,这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沙瑞金神情严肃地说道,“可如果通过侯亮平的行动,侥幸真能除掉一个毒瘤,那付出一些代价也都是应该的。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违法乱纪的行为。”

沙瑞金的这番话,让本就热议的局面更加复杂。

支持侯亮平的人认为这是在为正义撑腰,即便暂时影响经济也值得;而反对者则觉得不能以牺牲地方经济和民众生活为代价去冒险。

眼见局势愈发胶着,祁同伟和赵瑞龙按捺不住,开始联手行动。

他们利用各种渠道,制造舆论给侯亮平施压。

一时间,网络上充斥着对侯亮平的负面言论,指责他不顾地方经济死活,只为追求个人政绩。

报纸上也刊登了一些影射他行事鲁莽、破坏汉东稳定的文章。

祁同伟更是亲自出马,找到了侯亮平。

在一间幽静的茶室里,祁同伟一脸关切地说道:“亮平啊,你看看现在这舆论闹成什么样了,大家都在说你影响了地方经济。你何必这么死磕林凡呢,差不多就行了。”

侯亮平却神色坚定,目光如炬,他放下手中的茶杯,冷冷地回应:“同伟,你我都知道,这事关乎正义和法律尊严。我不能因为这些舆论就退缩,不管付出什么代价,我也得办了林凡。”

而高育良这边,舆论的汹涌程度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想。

审判时间不断拉长,大米公司持续停业运营,对地方经济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他心里清楚,照这样下去,自己这个政法委书记的位置恐怕也会受到影响。

每天看着汉东经济下滑的报告,听着各方的指责声,他的眉头就没松开过。

但如今已是开弓没有回头箭。

当初支持林凡,参与到这场棋局中,已经让他深陷其中。

他明白,一旦现在退缩,之前的所有布局都将败露,自己多年经营的一切都可能毁于一旦。

只能在心中暗暗祈祷,事情能有一个不那么糟糕的结局,可他也深知,自己已经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在汉东局势波谲云诡之时,遥远的塔寨村再度陷入罪恶的泥沼。

原本暂停的制冰产业,在利益的驱使下,又热火朝天地重新运转起来。

制冰工厂里,机器轰鸣,刺鼻的化学气味弥漫在空气中。

工人们忙碌地操作着设备,脸上没有丝毫对违法犯罪的恐惧,只有对财富的渴望。

第一批冰毒顺利出货,就赚了几千万。

分钱的那天,塔寨村的祠堂里热闹非凡。

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脸上洋溢着兴奋。

一沓沓崭新的钞票摆在他们面前,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拿,数着属于自己的那份不义之财。

有人笑得合不拢嘴,一边数钱一边大声说道:“这钱赚得可真容易,可比那累死累活的996强多了!”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林耀东站在一旁,眉头紧锁,内心十分为难。

当初大家说好只做一单就停手,可如今尝到了如此丰厚的甜头,村民们哪肯轻易罢休。

他深知继续做下去风险极大,可面对众人渴望的眼神,他实在难以拒绝。

“行,那就再接两单。但都给我小心点,别露出马脚!”

林耀东咬咬牙,最终还是同意了。

众人一听,顿时欢呼起来。

塔寨村沉浸在这短暂的罪恶狂欢之中,却不知危险正一步步逼近。

每一次毒品交易,都是在悬崖边缘的疯狂试探,而等待他们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

寒冬腊月,强盛集团的一间豪华会议室里,气氛却冷得像冰窖。

空调开到最大制冷,冷风呼啸着,几个准备出面为林凡项目作证的老板围坐在长桌旁,冻得直打哆嗦,脸色苍白。

高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三十七章 何必这么死磕林凡呢,差不多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