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3新来的我看好你 (1/2)

之后三天,江建红没给徐凯欣等人安排强度太大的训练,和平时差不多,就是在增了很多默契的小游戏。

大家也是做的不亦乐乎,五个人对彼此兴趣爱好、下意识小动作、个人底线有了全心认知。

五人的友谊表面看上去更进一步。

其实江建红能察觉出沈雨贤多多少少和四人还有点隔阂,

她也明白,这种事情不能着急,沈雨贤性格使然,默契需日积月累的培养。

后面江建红给他们准备了负重长跑。

男生负重十斤。

女生负重五斤。

同跑十公里。

徐凯欣二话不说背起背包率先跑起。

陈志等人随同跟上。

江建红骑着自行车跟在他们身后。

“用点力。”

“胡思源,脚步迈开。”

“粱菲,腿部太高,步子不要太大。”

“陈志背部挺直了。”

江建红一一指出大家的缺点。

“冰花杯大赛在即,时间紧,任务重,前几天让你们熟悉彼此。没有加量训练,已算浪费时间。”

“之后你们打起十二分精神,玩命的练。”

“明白。”徐凯欣大声回答。

“很好,能否代表滨江出战冰花杯,就看你们了。”

“选拔赛是老对手。辽沈、吉春和哈尔。”

“还有新对手是内朦的查哈体校。”

“不同于上次,这次为团体,只有一个参赛名额。团体是你们弱项,所以必须刻苦,明白了么?”

江建红大声问道。

“明白。”

五人齐声回答。

一个小时后,十公里跑完。

接着开始上冰。

由于最后一人还未选出。

江建红安排五人先接力。

徐凯欣利用爆发力,第一棒。

胡思源第二。

沈雨贤第三。

粱菲第四。

陈志第五。

每人两圈。

江建红仔细告诉大家接力规则。

3000混合接力共滑27圈。

参赛的运动员每人至少要完成一次交接棒

起跑滑行一圈后必须要进行一次交接

不接棒的运动员必须一直待在标识物指明的场中地带。

除去要遵守的交接棒规则外,接力比赛没有硬性规定交接棒时滑行的圈数。

但根据运动员体力和绝对速度的保持来说,每个队伍一般都采用一圈半一接的方法,

第一棒和第二棒要比第三棒和第四棒多滑行一次,

也就是说第二棒为最后一棒的主力棒。

大家认真听着。

这些知识徐凯欣门清。随后提出疑问。

第二棒非常重要,言下之意换掉胡思源。

对此胡思源没有不高兴,反倒觉得徐凯欣说的对,

她也觉得在第二棒颇有压力。

“你的提议非常好,我现在只是让你们熟悉。等我从刘大河他们当中选出最后一名队员后,咱们在进行最终调整。”

之后开始上冰。

陈志奋力滑出第一棒。

很快交接开始。

胡思源滑出,

等到胡思源交接沈雨贤时,江建红低头看了秒表,面露难看之色。

后面队员依次完成。

“什么,什么,你们滑的什么。”

江建红对这个成绩非常不满意。

“4分50秒87,还不如女子接力。”

“这个成绩别说冰花杯,连辽沈都抵不过。接着练。”

徐凯欣提出想法:

“教练,我们毕竟现在是五个人,而这个接力是六人完成,现在成绩是不是有点情有可原。”

江建红想想也是,“我会竟快选出最后队员,你们先练习熟悉交接。”

“记住了,双手用力,推队员滑出的速度,也很重要。”

徐凯欣:“明白了,以后我们会加紧双臂肌肉训练。”

江建红点点头,徐凯欣个人能力、态度、领悟力,她非常满意。

下午六点训练结束。

晚饭后,徐凯欣提着暖壶排队打水。

排队的人真不少。

“嘿嘿!你小子后面排着去。”

徐凯欣就听一个小伙子,低声低语反驳:

“明明是我先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