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他一声令下,清澈的泉水奔涌而出,沿着水渠流向田野。
人群中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无论是刘家村的村民,还是那些衣衫褴褛的饥民,此刻都激动得热泪盈眶。
希望,在这一刻,重新点燃。
刘家村的农夫们迫不及待地扛起锄头,走向田间地头,开始播种。
饥民们看得眼热无比,也纷纷扛起借来的农具,在村子外围的荒地上开垦起来。
李农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心里也很激动。
他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着刚刚栽种下去的稻种。
这些稻种,是他从空间里精心培育出来的,比寻常的稻种更加耐旱、防虫,产量也更高。
如果他的揣测没有失误,这些稻种将会给刘家村带来一个丰收的秋天。
接下来的几日,刘家村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男人们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女人们则在家中缝补衣物,照顾老幼。
孩子们在田埂上追逐嬉戏,欢声笑语不断。
就连那些原本面黄肌瘦的饥民,也渐渐恢复了生气,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刘家村喜气洋洋,十里外的杏花村却死气沉沉。
破败的茅草屋顶压得低低的,随时都会塌下来。
屋内,老木匠赵栓愁眉紧锁,深深的皱纹布满了脸庞。
“爹,咱们真的没米下锅了。”赵木生放下手中缺了个口的木碗,声音低沉而无力。
逃荒回来后,他原本健壮的身躯也变得消瘦,眼神焦虑。
赵栓叹了口气,枯瘦的手指摩挲着手中的烟杆,许久才开口道:“木生啊,爹知道你心里苦,可这世道……”他顿了顿,“这世道,比咱们苦的人多了去了。”
赵木生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最终还是咽了回去。
他明白父亲的难处,逃荒路上,他们亲眼目睹了无数饿殍遍野的惨状,能活着回到杏花村已经是万幸。
“爹,要不咱们往南走吧,逃到天子脚下,兴许还能有条活路。”赵木生咬了咬牙,提出了这个想法。
“不行!”赵栓猛地一拍桌子,语气坚决,“现在兵荒马乱的,路上指不定会遇到什么,咱们一家老小,死在路上都没人知道!”
赵木生沉默了,他知道父亲说的没错,可留在这里,也是等死。
“那……那咱们还有什么出路?”赵木生无力地问道。
赵栓深思了一下,他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木生,爹决定去刘家村,去找李农。”
赵木生一愣,“爹,您去找他做什么?”
“李农现在是刘家村的村长,听说他手里有不少粮食,还收留了不少饥民。我想求他,收留小福。”赵栓的声音有些颤抖,说出这番话。
赵木生瞬间明白了父亲的意思。
他是想让他儿子活下去,哪怕是寄人篱下,也比饿死强。
赵木生心里一阵酸楚,他紧紧地握住父亲的手,“爹,我陪您一起去。”
赵栓摇了摇头:“不,你得带着荷花往南走,至少为赵家留下一条血脉。”
赵木生媳妇陈荷花听到这话,顿时哭喊起来:“爹,我不同意!小福是我的命根子,我不能把他交给别人!”
她紧紧地抱着儿子赵良,泪如雨下。
赵良,小名小福,一个瘦弱的小男孩,睁着大大的眼睛,懵懂地看着大人们。
赵栓看着哭得撕心裂肺的儿媳,心里也像刀绞一般。
他走过去,轻轻地拍了拍陈荷花的肩膀,“荷花,我知道你舍不得,可小福跟着咱们,只有死路一条啊!李农是个好人,他会照顾好小福的。”
陈荷花哭得更厉害了,她紧紧地抱着儿子。
赵栓苦口婆心地劝导着。
这个决定对陈荷花来说有多么残忍,可为了孩子,他必须狠下心来。
最终,陈荷花还是妥协了。
她颤抖着双手,将儿子递给了赵栓,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
“小福,要听爷爷的话,好好活下去……”陈荷花哽咽着说道,声音嘶哑。
赵良似乎感受到了母亲的悲伤,他伸出小手,摸了摸母亲的脸颊,然后乖乖地跟着爷爷走了出去。
陈荷花瘫坐在地上,痛哭失声。
赵木生红着眼眶,将妻子搂在怀里,无声地安慰着。
第二天一早,赵栓带着赵良,一步一挪地来到了刘家村村口。
瘦小的赵良紧紧抓着爷爷粗糙的手,一双大眼睛里满是好奇。
“站住!什么人?”詹蓝手持木棍,拦住了爷孙俩。
赵栓连忙哈腰:“这位大哥,我是杏花村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