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接着说道:“这次,我愿意把条件提高到每车板材两旦米。”
唐婉瑜倒吸一口凉气:“两旦米!你知道现在兴安县的粮食价格涨到什么地步了吗?一担米十两银子!大半的县民都逃荒去了!”
“我知道,”李农语气平静,“那些逃荒的灾民,现在都在刘家村。”
唐婉瑜震惊地捂住了嘴,半晌才找回自己的声音:“李农……你……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在这荒年,千万不能心慈手软……”
李农看着她担忧的眼神,心中一暖:“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他顿了顿,又问道:“唐家酒楼怎么关门了?”
唐婉瑜苦笑一声:“还能怎么着?这世道,谁还出来吃饭?我们把所有的粮食都留着自己吃,能撑多久算多久吧。”
李农安慰道:“别担心,会好起来的。”
他从怀里掏出两只母鸡,放在桌上:“这是给老夫人的一点心意。”
唐婉瑜推辞道:“这怎么行……”
李农不由分说地将母鸡塞到她手里:“拿着吧,就当是我的一点心意。”
唐婉瑜见推辞不过,只好收下。
“木材的事,五天后我会安排好。”她接着说道,“我尽最大的努力。”
“好,那就麻烦你了。”李农起身告辞。
唐婉瑜回到唐家酒楼后院,将两只母鸡交给正在晒太阳的老夫人杨芸。
“奶奶,您看,这是李农送来的。”
杨芸睁开浑浊的双眼:“哦?李家小子送来的?这孩子,有心了。”
“是啊,他还想让我帮忙弄些木材。”
唐婉瑜在她身边坐下,语气中带着几分忧虑。
“木材?他要木材做什么?”杨芸疑惑地问道。
“说是要开阔土地,他刚刚收复了一个村子。”唐婉瑜将李农的话复述了一遍。
杨芸眼中精光一闪:“收复了一个村子?这小子,不简单啊!”
这时,唐景文从屋里走了出来。
他正好听到唐婉瑜的话,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婉瑜,李农那小子来了?怎么不让他进来坐坐?”
唐婉瑜摇了摇头:“他还有事,就先走了。”
唐景文搓了搓手,有些兴奋:“收复了一个村子?这小子真行啊!婉瑜,你可得把握好机会,这李农,将来必成大器!”
唐婉瑜脸颊微红,嗔怪道:“二叔,你说什么呢!”
唐景文却越说越起劲:“我说真的!这乱世,谁有粮食谁就是王!你看这李农,又是修水渠,又是施粥,现在还收复村子,将来指不定能成就一番霸业!你要是能跟他……”
“景文!”
唐宗文从屋里走了出来,脸色阴沉。
“你胡说什么!李农再优秀,也不过一介庶民,靠种地为生。等这荒年过去,他照样还是个泥腿子,不可能有什么出息!”
唐景文不服气地反驳:“大哥,你这话就不对了!李农这小子,我看他非池中之物,将来必会大展宏图!到时候,我们唐家就能跟着鸡犬升天!”
唐宗文冷笑一声:“异想天开!北方闹饥荒,朝廷那边很快就会来赈灾。届时,他李农做的一切努力都会白费!你以为他敢跟朝廷对抗?”
唐景文一时语塞,却仍坚持道:“那也未必!我看李农这小子,有胆有识,说不定……”
“说不定什么?说不定被朝廷抓起来砍头?”唐宗文毫不留情地打断了他。
“景文,你莫要忘了,我们唐家因何而落寞!”
唐景文脸色一变,眼中闪过一抹愤恨:“哼!还不是那昏庸的老皇帝听信奸臣撺掇,下旨命我们唐家交出全部家当充盈国库!我们唐家世代为皇商,为朝廷做了多少贡献,到头来却落得如此下场!”
唐宗文叹了口气:“罢了,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我们现在只想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你莫要再惹是生非。”
一直沉默不语的杨芸这时开口了:“宗文,我看这李农,倒是个可造之材。”
她看着远方,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乱世出英雄,这李农,或许就是我们唐家的机会……”
“娘,您这话可得慎言!”
唐崇文听到母亲竟然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吓得脸色都变了。
杨芸浑不在意地摆了摆手:“怕什么?这里山高皇帝远,老皇帝哪有闲心管我们这些小老百姓的死活?”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抹精明:“那些灾民都饿得走不动路了,怎么可能进得了京城?就算饿死再多的人,也威胁不到老皇帝的皇位,他怎么会真心实意地赈灾?”
“就算赈灾,也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那些赈灾的粮食,最终能有几粒到老百姓的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