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八章 (1/1)

春日的清晨,李秀花被窗外的鸟鸣声唤醒。她推开窗户,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院子里,母亲已经在喂鸡了。

“秀花,快起来,“母亲喊道,“今天要下地了。“

李秀花连忙穿好衣裳,走到院子里。李老爹正在整理农具,哥哥李德富也在一旁帮忙。一家人简单吃过早饭,便扛着锄头向田里走去。

田里的泥土还带着晨露的湿润,踩上去软绵绵的。李秀花跟在李老爹身后,学着翻地的动作。她的动作虽然生疏,但很认真。

“秀花,要这样,“李老爹示范着,“锄头要深一些,把土翻松。“

李秀花点点头,继续努力。汗水顺着脸颊滑落,但她顾不上擦。她知道,春耕关系到一年的收成,不能马虎。

中午时分,母亲送来了午饭。一家人坐在田埂上,吃着简单的饭菜。虽然只是咸菜和馒头,但在劳作后吃起来格外香甜。

“秀花,累不累?“母亲关切地问。

李秀花摇摇头:“不累,爹娘才辛苦呢。“

李老爹笑着说:“咱们庄稼人,就是靠天吃饭。只要肯干,老天爷不会亏待咱们的。“

夏日里,农活相对清闲。傍晚时分,村民们常常聚在村口的大槐树下纳凉。李秀花和几个姑娘坐在一旁,一边绣花一边聊天。

“秀花,你这花绣得真好,“翠花婶的闺女春桃羡慕地说,“教教我吧。“

李秀花笑着点头:“好啊,我教你。“

男人们则围在一起下棋,时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孩子们在田间追逐嬉戏,欢快的笑声回荡在暮色中。

“秀花,听说你家的杨梅干卖得不错?“王婶问道。

李秀花点点头:“是啊,多亏了大家的帮忙。“

王婶笑着说:“你这孩子,真是咱们村的福星。“

秋收时节,全村人都忙碌起来。金黄的稻穗在风中摇曳,仿佛在向人们招手。李秀花一家早早地来到田里,开始收割。

“秀花,小心点,“母亲叮嘱道,“别割到手。“

李秀花点点头,小心翼翼地割着稻子。她的动作虽然不快,但很稳当。李老爹和哥哥则负责将割下的稻子捆好,运到场院上晾晒。

“秀花,累了就歇会儿,“李老爹说道,“别太勉强。“

李秀花擦了擦汗:“没事,我不累。“

傍晚时分,村民们互相帮忙,将收割好的稻子运回家。虽然累得腰酸背痛,但看着满仓的粮食,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冬日里,农活少了,村民们有了更多闲暇时光。李秀花常常和母亲一起做针线活,父亲则修理农具,准备来年的春耕。

晚上,村民们常常聚在一起,围炉夜话。老人们讲述着古老的故事,孩子们听得入神。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