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了一整天,晚上睡得也踏实。自从来到这古代,秀花还是第一次倒头就睡,没有睡前胡思乱想,也没有做乱七八糟的梦。醒来看这窗外的天,马上就要天亮了。今天要去集市买腌笋,秀花也不敢赖床了,赶紧爬起来出去洗漱。
走出房间才发现家里人都起来在忙碌着,李老爹和李德富正在把装好腌笋的木桶搬去堂屋,周氏正在盛粥,想来是准备吃早饭了。
果然周氏看见秀花后说到:“秀花起来啦!快去洗漱准备吃早饭了”
“嗳,来了”
秀花洗漱完去堂屋吃早饭,爹娘和哥哥已经在喝粥了,桌子上摆了一锅米粥,两碟子腌笋。
李老爹一抬头看见秀花走进来,招呼道:“秀花,快来吃早饭,这香料太神奇了,一样的做法加点这些香料比上回好吃多了,你快来尝一尝。还有这加了花椒香料的,你也来尝尝,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
秀花听完后,尝了两种口味的腌笋后说:“爹,味道还可以。您别担心,肯定能卖出去,而且加花椒的只做了一小部分。卖不完也不怕。大不了带回来自家吃或是送给村里人尝尝鲜”
李老爹听完秀花的话安心不少,其实李老爹就是没有什么做生意的经验,太紧张了。一家人三两下吃完早饭,赶紧抬着笋拿好做生意的工具和平时赶集用的背篓,急急忙忙赶牛车去了。万一去晚了没位置了就麻烦了。
一行人急急忙忙赶到村口坐牛车的地方,已经有几个村里的人在等牛车了,李老爹和周氏到了熟练的和村里人打招呼闲谈。李德富和秀花叫了人之后就老老实实呆着等牛车了。两人都不是健谈的性子,平时都是安安静静的。
等了大约一刻钟赶牛车的张大叔终于来了,大家陆陆续续上了牛车。所有人上来后位置也基本上都坐满了,张大叔也就没在继续等人直接出发了。牛车上还是一样七嘴八舌的闲聊,有了一次经验秀花这次虽然还是嫌吵,但是没感觉到吵得头疼了,秀花内心无奈自嘲:自己这适应能力还是可以滴,呵呵……
刚出发,村里刘婶就闻到了秀花家大木桶里发出的香味,笑呵呵的问秀花娘:“周大姐,你家这木桶的装的啥呀?那么香,盖着盖子我都闻到味了,哈喇子都快给我馋出来啦!”
周氏也乐呵呵的回话:“腌的竹笋去卖,加了些香料所以才那么香”
“那么香指定好卖,我听村里人说上次你们家也搞了腌笋去卖,怎么样呀?好卖不?”
“那借您吉言啦!上次是也卖了,上次没有香料就是卖个新鲜,所以这次加了香料改善了一下口味”
牛车上的人听完又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起这腌笋生意来了,有人看好也有人不看好。伴随着这一波热烈的讨论,不知不觉就到了云溪镇。秀花一家人赶紧拿上东西往集市赶去,趁早好找个好位置摆摊。
秀花看到上次摆摊的位置还空着,赶紧建议李老爹还摆老位置,告诉她爹说不定上次买的客人喜欢吃,今天还会来这里找。李老爹听完麻溜的就把东西放位置上了,生怕动作慢了这个好位置就被别人占去了。
有了上一次经验,大家都麻溜的把东西摆好该干嘛干嘛了,唯一不同的是李老爹这次没着急去买家里需要用的东西了,而是等李德富买回油纸后,把木桶盖子一揭开就开始无比熟练的喊起来了:“走过路过的不要错过,好吃的腌笋,五文钱一碗,先尝后买,不好吃不要钱,欢迎大家来尝一尝”
李老爹中气足,这一嗓子声音传出去老远,把隔壁买豆腐的大婶吓一跳。至于口号估计是上次赶集回家听周氏说的,也有可能是昨天晚上问了周氏现学的。
李老爹这一嗓子加上腌笋发出的香味吸引了一大群人过来品尝,毕竟不吃白不吃,基本上路过的都来尝一尝。尝完买的人也多,一下子忙得秀花家四个人都忙不过来。
一直忙了大概半个时辰,人才慢慢的少了,腌笋也卖出了一大半。李老爹时不时看一下装钱的盒子,笑得合不拢嘴。恨不得现在马上回家数数挣了多少银子。周氏和李德富看着生意那么好也高兴的不得了,满脸笑容都快溢出来,秀花看着家里人高兴自己也感觉心口满满的幸福感,暖暖的特别踏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