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 回来就好 (1/2)

陈平安忘了是在哪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句美好的话语。

“都说人生何处不相逢,那我就在这里等你。”

读至此处时,尚还是少年的陈平安合上书本,望着月明星稀的深沉夜空,发起了呆。

我的人生路上,又有谁在等我。

我也在兜兜转转,等着什么人吗?

此时,此刻,他等了很久的女儿陈宁,回来了。

陈平安神色激动,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又把话咽回了肚子。他伸出手,想抱住女儿,却怕女儿不领情。最后他有点进退失据地尴尬笑笑,竭力控制着声音不发出颤抖,却是徒劳无功。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其实他想说的还有很多。

他想说,女儿变漂亮了,七分像你娘,三分像我。

像我那三分,主要是眉眼吧,和你好多年前走的奶奶一模一样。

他想说,女儿长高了不少,有点大姑娘的模样了。

这么着急做什么,爹、娘都还年轻,你别急着长大。

他想说,是爹没本事,那么大的事,反倒要靠女儿帮忙。

还让你离开家这么长时间,一两年才能回来一趟。

他想说,爹这些年挺好的,你娘也都挺好的,你弟弟也是,就是都很想你。

所以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陈宁先是缓缓迈出一步,紧接着又是一步。她脚步顿住了一瞬间,随即再也顾不上别的,飞奔进了陈平安的怀里,嚎啕大哭起来。

眼泪打湿她那张精致如瓷器般的小脸,陈平安轻轻地拍打着她的后背,还是那句笨拙的“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裴钱突然想起了云窟福地的黄鹤矶,想起了那次纵身一跃,渡江见师父。

崔东山想起的是拼命御风远游、直至灵气彻底耗竭的那次跨洲,只为背先生一同回家。

曹晴朗也想起了在剑气长城宁府与先生的重逢。

这三人,都曾与自己的师父、先生,遥隔千万重山水,分别多年的时光,或多或少可以体会陈宁当下的心情。

宁姚带着陈齐也出现了。

老秀才对着三名徒孙辈儿的使了个眼色,一起悄悄离去了,不打扰这一家的团聚。

宁姚红着眼眶,把女儿和儿子一起抱在了怀里,倒显得一旁的陈平安有点尴尬了。

很快,一家四口就聊起了这些年里大大小小的事,这下反倒是当父母的两人没太多可说的了,陈齐聊上山下水,陈宁聊烟火人家,最后两人一起鄙视爹跟娘明明这么大的年岁儿、这么高的境界,却哪儿都不去,啥都不干,也不知道去江湖上留下点侠侣美谈、赫赫威名之类的。

陈平安与宁姚相视而笑。

侠侣、美谈什么的,只需问问那位吴宫主,在自己大婚那日增进了多少道力就自有答案。

江湖,已经替齐先生走过很远了。

至于去哪儿、干啥和赫赫威名嘛,呵呵……

你们的爹娘啊,很快就要去很远很远的另一座天下,做点大事了。

——————

等到了晚上,陈平安亲自做了一大桌子酒菜,举办了一场小范围的聚餐,参加的人除了陈平安和宁姚一家之外还有四人,分别是老秀才、刘羡阳、裴钱和右护法小米粒。

到了饭桌上,老秀才不动声色地看向最得意的关门弟子,陈平安一样不动声色地还了个眼神,轻轻摇了摇头。

能喝不?

不太行,宁姚管得严,真不敢喝。

老秀才顿时有点失望,委实是在文庙那边太忙,看着自己的眼睛又太多,想喝点儿酒难如上青天,本来还以为来了这边能喝上几壶,看来是没戏了。

不料宁姚转身出了屋门,没过多久就拎了十几坛酒回来,都是来自九洲各大宗门的仙家酒酿,种类五花八门,就连陈平安都认不齐全,粗略看去,只认出了长春酿、桂花酿、竹海洞天酒和百花酿。

好家伙!

真算得上是大手笔了。

宁姚也不多说,自顾自打开一坛酒,给老秀才、刘羡阳和陈平安都倒上,再给自己的杯子也倒满,做完这一切,她举杯对着众人示意一番,然后仰头一饮而尽。

裴钱没吱声,默默挠了挠脑袋。其实她也想要一杯来着,但没好意思跟师娘开口。

宁姚是故意没给裴钱倒酒,不像话,女孩子家家的,又是陈宁和陈齐如今最崇拜的榜样,喝什么酒。

老秀才欣慰地点点头,宁丫头在外还是很给自己这关门弟子面子的,也跟着举杯一饮而尽。

刘羡阳喝得最少,他本就不爱喝酒,平日在家里,还不如赊月喝得多。

陈平安则是顿生万丈豪情,不管外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