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五华山下,前所未有的警卫师! (1/2)

9月6日,上午10点,五华山下。

受到1945年龙云被擒的教训,上任之后的云南王卢汉在这里设立了警卫部队的驻地,占地上百亩,训练设施齐全,满编的状态下可以容纳超过三万人,以备不时之需。

不过,很长时间以来只有唐杰的警卫团在此驻扎,略显空旷。

直到上个月底,国府宪兵第13团、宪兵特务营被缴械进入这里,逐渐人声鼎沸。

到目前为止,国府在西南地区的所有宪兵部队已经全部赶赴昆明,7000多人被看押在这片营区,由警卫团二营负责看守。

“少帅。”

“这里就是第8军交付给我们的全套美械师装备。”

一营长罗秉义在前面引路,开口介绍道。

营房内堆积着满满的武器装备、弹药,看得雷浩、刘建安、李擎、庾琨眼中直放光。

“嗯。”

扫视了一圈,唐杰只能说相对满意。

国府在抗战结束之后,对所有的军队进行了调整,分为全美械师、半美械师、杂牌装备师。

其中,美械师也被叫做美械轻装备师,由美军提供的三十个师装备列装而成。

不过,进入国内以后,国府用3个师给2个师的美械装备,剩下的用其它装备替代,即便是整编11师、第5军也曾出现美、日装备混装的情况,唯有整编74师是全美械装备。

第二种,半美械师是国府用来安抚地方实力派部队,特地拿出了3个美械师的装备,又把原来准备的预备30个师的装备一并拿了出来。

步枪、轻机枪、82迫击炮为国械,重机枪、冲锋枪、60迫击炮、战防炮、山炮、火箭筒、火焰喷射器为美械,而军(师)配备的野炮为日式。

杂牌装备师就不用说了,全日械编制、日美混合械编制、国械编制、杂械编制(万国造)。

这样的美械师在国内看似火力强大,实则根本没法和美军轻步兵师相提并论。

美军轻步兵师拥有联络飞机22架、各式坦克129辆、装甲车35辆、155榴弹炮18门、105榴弹炮54门,其它火炮120门,迫击炮160门,高射炮64门,无线电步话机配备至排一级,各种汽车3800余辆。

国府的美械王牌师都只有1个105毫米榴弹炮营,12门炮,五大主力加起来,重炮才60门,对方一个普通步兵师就72门,质量还更高,这威力,咋比?

汽车就更不用说了,74师全师只有300多辆汽车,大部队行军还得徒步,机动性有限,双方在飞机、通信设备等方面也有不小的差距,国府军连美制105榴弹炮的炮弹都无法生产。

国府第8军拿来交易的一个美械师装备远不及国府王牌部队的装备,重火力只配备了师属山炮营(75山炮12门),团属战防炮连(战防炮4门),营属迫击炮排(81迫击炮2门)、火箭筒排(火箭筒2门);每个排装备轻机枪3挺、冲锋枪6支、60迫击炮2门、火焰喷射器1支。

“少帅。”

“我们是不是该扩军了?”

三营长刘建安迫不及待的问道。

一营长罗秉义、二营长雷浩、四营长李擎、特务连长庾琨不约而同的抬头看向唐杰,眼神中充满了炽热。

“你猜的没错。”

“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

“滇军旗下的两个军毕竟不是我的部队。”

“只有警卫团才是我的亲信,这一点,相信你们已经很清楚了。”

“我打算用这里的国府宪兵及三营长挑选出来的滇军士兵编组为一个美械加强师。”

“我将会亲率这个美械加强师南征缅国,从而为后面的滇军弟兄们打开通道。”

神色严肃,唐杰郑重说道。

“是!”

在场众人脸上不由得扬起了兴奋之色。

“二营长。”

“这些国府宪兵最近如何?”

接着,唐杰问了声。

“回少帅。”

负责看押国府宪兵的二营长雷浩正声回答:“根据您的吩咐。”

“我们把宪兵们里面的营、连、排长全都单独关押。”

“宪兵西南区指挥部参谋长童鹤莲、宪兵第5团团长李柱南、宪兵第13团团长王栩、宪兵第18团团长黄祥烈、宪兵第23团团长魏育民、宪兵第27团团长董祥烈、宪兵教导团团长常德、宪兵特务营营长刘振华更是一个人一个房间,除了不能自由活动之外,并无限制。”

“经过十天的相处,这些国府宪兵的基本信息已经被我们掌握,他们与警卫团弟兄们关系不错。”

“现在要把他们与警卫团的弟兄们编在一起,没有任何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