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15日,滇西,畹町。
这座位于边境地区的小城,背靠瑞丽,东北与芒市接壤,隔着畹町河(南养河)与缅国相望。
从民国7年(1928年),芒市、遮放土司联合征集民工修通芒腕公路后,畹町桥成为了德宏与缅北来往的交通要道,畹町由此发展起来。
二战时期,畹町成为了滇缅公路华夏段的终点,中印公路华夏段的起点。
一周以前,唐杰调动了警卫师、警卫队、畹町警察支队前来,这座边境小城由此屯驻了近4万滇军。
“下面由军情司长沈醉介绍一下情况。”
畹町一座三层小楼内,唐杰面向麾下的将领,郑重道。
“是。”
在场众人齐齐端正了身子,准备聆听关于缅国的情报。
军情司长沈醉站在了大地图前,用手中的彩色粉笔圈出一个个地点,介绍道:“腊戌。”
“滇缅公路的终点站,掸邦北部最重要的城市,抗战时期,国府军在这里与日军爆发了多次厮杀。”
“1949年,缅国独立爆发了大规模的内战,克钦军洗劫了这座城市。”
“当地人口不足十万,机场、军事设施大多陷入瘫痪。”
“不过,铁路并未受到任何影响,腊戌是缅国中央铁路东北支线的终点站。”
“从腊戌乘坐火车,沿铁路可以直达曼德勒,距离大约300公里,耗时6个小时。”
“曼德勒是缅国第二大城市,内陆交通枢纽,建有机场、码头、火车站,铁路可直通仰光、密支那。”
“从曼德勒到仰光约620公里,乘坐火车,耗时12个小时。”
提及此,沈醉把提到的四个地名:腊戌、曼德勒、仰光、密支那连在一起。
这条线不单单是缅国的铁路、公路线,更是一条最简单便捷的进攻路线。
‘唰!’
一众滇军将领全都目露精光。
“缅军在腊戌驻有一个旅,四千人。”
“曼德勒地区驻有缅军第4师,1.8万人。”
“除此之外,缅军其它4个旅分别驻扎在实皆省、马圭省、德林达依省、伊洛瓦底省。“
“缅3师驻勃固省,缅1师、缅2师及缅军空中部队、海上部队约合4.3万人都驻扎在仰光。”
“缅军装备的武器以英式为主,还有一些日式,少量坦克、装甲车,机动力有限。”
军情局长沈醉一股脑把缅军的详细情报讲述了出来。
“缅军的实力怎么样,我想不需要我多说了吧?”
“这一次,我们必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溃缅军,攻占仰光。”
“只有把生米煮成熟饭,英、美等国才没有插手的时间,从而为我炎黄血脉在东南亚的延续打下基础。”
“下面,我命令。”
环视众人,唐杰大喝一声。
“蹭!!!”
一众将领齐齐起身,每个人脸上都充满了期冀。
“警卫师沿着滇缅公路南下,直取腊戌。”
“特务营已经动身赶赴腊戌,一团担任主攻,二团、三团、四团协助。”
“我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夺取腊戌之后,继续进攻曼德勒,而后南下直取仰光。”
“我的要求只有一个,以最快的速度攻下仰光,彻底摧毁缅军的统治中枢。””
“明白吗?”
“明白!”
罗秉义、雷浩、刘建安、李擎大声回应道。
四名警卫师的团长迈开大步,朝着门口走去,每个人的身影毅然决然。
南下第一枪不但关系到十万滇军的信心,更关系到他们能否在东南亚站稳脚跟,每个人心中彷佛都有一团热火,当这团火释放出来的时候,点燃的不仅仅是缅国,而是东南亚乃至全世界。
“警卫队配合警卫师南下作战。”
“第一纵队控制曼德勒,第二纵队沿铁路北上,消灭缅军第2旅,控制实皆省。”
“第三纵队沿铁路南下,经彬马那向仁安羌进军,歼灭驻马圭的缅军第3旅,控制马圭省。”
“第四纵队控制勃固省,第五纵队在警卫师攻克仰光之后,立即沿缅国中央铁路西干线北上,经礼勃坦入伊洛瓦底省,伺机歼灭缅军第4旅。”
“第五纵队一路南下,于勃固转南干线,经毛淡棉,而后入德林达依省,消灭缅军第5旅,控制土瓦。”
“第六纵队沿腊戌至曼德勒一线铁路及滇缅公路清扫北掸邦的土司武装。”
“盘踞在崩龙的德昂军,盘踞在果敢、阿瓦山区的土司武装暂不必管。”
紧接着,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