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南坎、莱别山为分界线,西至孟密、抹谷、德贝金、金乌、吉灵庙。”
“设密州,以密支那为密州首府,内卫第一支队驻密州。”
“这片区域大约12万平方公里,包括克钦邦、四分之三的实皆省,北掸邦麻龙地区(德昂军),德马亚河以北(曼德勒一小部分)涵盖人口除了华人华侨之外,约170万人,以克钦族、德昂族、那加族为主。”
“李柱南,你不单单是内卫总队第一支队长,在密州州长及密州警察支队没有到任之前。”
“你还是密州地区的军政长官,负责协调民生、安置百姓等一系列事务。”
伴随着唐杰的话语落下,在场众人清晰的看见地图上关于缅北完全形成一个整体的地理单元。
新鲜出炉的密州涵盖有伊洛瓦底江上游地区,包括敏金山脉、甘高山、枯门岭。
中印公路在缅国的路段完全被密州覆盖,这就意味着内卫第一支队负责的辖区主要是以这条公路周边为主。
“是,都督。”
“我一定不负众望!”
内卫第一支队长李柱南赫然起身,面容充满了坚毅之色。
一方军政大员,相当于古时候的封疆大吏,12万平方公里,170万人口皆牵系其身,他如何能不效死命。
有了前车之鉴,在场剩下的五个支队长全都翘首以盼,等着唐杰分地盘。
“曼德勒周边,包括实皆市、辛古、瑞保、蒙育瓦、眉谬、阿马拉布拉、敏建、密沙在内,约一万五千平方公里,设为中州警备区,人口大约120万。”
“由警备司令部三个直辖支队负责拱卫,第一内卫总队指挥部同样设在这里。”
“明白。”
众人齐齐抬头,目露精光。
显然,中州警备区主要是南洋都督府下辖的各直属单位,类似于京畿地区。
不出意外的话,卫戌师、特务团、警卫营等唐杰亲信部队也会驻扎在这里。
很长一段时间,这里都将是南洋都督府治下的绝对中枢,从而聚拢出一个占地一万五千平方公里的超级城市,往来的华人华侨、外国人都将踯躅,各国大使馆同样会设立在这里。
“以中央大铁路为分界线,中州以西,若开山脉、蒙河至东,勃固山脉以北划为仁州。”
“取仁安羌大油田之名,治所设在蒲甘,面积约8.5万平方公里,人口315万。”
“王栩,第二支队不单单要承担维护仁州地方治安的责任,还需要扫清障碍。”
“你应该清楚自己要做些什么。”
注视着内卫总队第二支队支队长王栩,唐杰冷声道。
“是!”
王栩心中一凛,眼神中闪烁着杀机。
钦邦还没有归顺南洋都督府,钦族人桀骜不驯,尚且保持了至少2000人的武装力量,盘踞在隆格朗山脉地区,通往权利的道路永远充满了血腥,钦族人就是他的晋升之姿。
何况,仁州境内是整个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油田,关系到南洋都督府治下工业化进程及军队机械化之路。
接着,唐杰一笔拉向东边,把北掸邦地区约合三分之二个掸邦完全分出去了。
“中州以东,东枝以北,约1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90万,设掸州,以腊戌为首府。”
“内卫总队第三支队负责驻守。”
“中央大铁路同古段以东,南掸邦、克耶邦并入,约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75万。”
“设景州,以景栋为首府,内卫总队第四支队负责驻守。”
“洞鸽至卑谬、同古一线,北部设为海州,以马圭为首府。”
“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10万。”
“内卫总队第五支队负责驻守海州。”
“黄祥烈、魏育民、董祥烈,我必须提醒你们三。”
“掸州、景州与国内接壤,族群众多,土司遍地,根深蒂固。”
“你们首要的任务是平定地方,而后大力吸引滇省百姓入两州。”
“海州的情况与仁州相似,若开军必须解决,阿拉干人必须要臣服在南洋都督府治下。”
“若开海岛屿众多,海岸线漫长,拥有众多天然深水良港。”
“特别是兰里岛上的皎漂港,最适合做为军港存在。”
提及此,唐杰的目光在董祥烈身上停留了一会儿。
“是!”
三人齐齐应声。
负责驻守海州的内卫总队第五支队支队长董祥烈表情更为凝重。
因为他知道唐杰的意思,那就是未来南洋海军将在海州诞生,他必须提前消除一切可能的隐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