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听说你们曾经感情非常好么?为什么会突然改变决定不再嫁给我兄长呢?你知道吗,当时父亲宣布说将用另外一个女子代替你的时候,哥哥可是难过得不得了,甚至在爹爹的书斋外跪了一日一夜不肯离去呢……”
秦映蓉当时年纪虽小,却记得哥哥从父亲书房回来后的样子。
那副心如死灰的表情一直留在她心中。
那种表情仿佛将他的灵魂都抽走了,让人心疼又无法靠近。
后来哥哥大病了好几个月,整日里躺在床上,憔悴不堪,连话都不愿意多说一句。
病愈后,他直接去了外地任职,一年多没有回京城。
秦映蓉不明白他们之间到底出了什么状况,明明过去所有人都说安知煦姐姐会嫁给大哥,怎么突然就换成别人了?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她,让她心里感到不安。
虽然她早已接受了秦容泽另娶他人的现实,但听到那句话时,安知煦还是忍不住眼眶湿润了。
她的泪光在月色下微微闪烁,像是两颗晶莹的珍珠。
她清楚地知道秦容泽在他父亲门前跪求的事。
那个晚上,寒风刺骨,秦容泽一个人跪在那里,苦苦哀求自己的父亲改变决定,那份执着与悲伤令人动容。
当时蒋知暖刚刚回到家中,她在外面漂泊多年,受尽磨难。
蒋府大夫人对她深感同情,决定给她找个好归宿。
可是蒋家已经是个历史悠久的世家,再好的婚事也只能从皇族里找。
而现在皇上有皇后,其他贵族不是已经有妻室就是名声不好,挑来选去竟只剩下秦容泽一个合适人选。
秦容泽与蒋知暖家境相当,为人端正,性情温和,而且年轻有为,前途一片光明。
因此,大家都知道秦容泽和安知煦互相喜欢,都觉得安知煦最终会嫁给他,这样的结局看起来也是理所当然。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蒋安屿开口说话了。
他一脸严肃,声音冷酷而无情。
他说安知煦并非蒋家人血缘正宗的后代,如果嫁入秦家地位不符、门不当户不对。
而真正的蒋家人是蒋知暖,她才是名正言顺的蒋家血脉。
因此,蒋、秦两家联姻,应该是蒋知暖嫁过去,这样不仅门当户对,联姻的效果也会最大,对两家都有益处。
话一出口,老太君立刻点头同意。
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坚定,显然她也认为蒋安屿的说法很有道理。
于是,一切都朝着蒋安屿希望的方向发展了。
蒋府大夫人和老爷犹豫了一下,但在蒋知暖不停地在他们面前诉说自己曾经经历过的苦难后,最终还是被说动了。
每当她讲述起自己过往遭受的不幸时,那份悲情仿佛穿透了他们的心扉,使两人不由自主地感到同情和愧疚。
听她这么说多了几遍后,蒋府的大夫人和老爷也开始觉得应该让安知煦做出一些补偿,以弥补她的妹妹所受的一切痛苦。
给蒋知暖安排一门好的婚约,就算是替过去的不公做出赎罪。
这份婚约不仅仅是一个名义上的补偿,它还意味着为蒋知暖找到了一个好的归宿,让她可以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得知此事后的安知煦自然不肯接受这样的安排。
她和秦容泽之间的感情早已经根深蒂固,在私下里更是互许终身誓言,彼此约定将来一起携手共度人生风雨。
所以,对于将心爱之人拱手让人这种事情怎么可能答应得下来呢?
无论是出于何种理由或是目的。
对于家族中其他事物她都愿意毫无保留地归还给自己的亲姐姐,唯有这一点绝不能妥协。
然而她的反抗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面对如此坚定的态度,即便起初有些于心不忍,想要放弃这个决定的大夫人也被迫改变了主意。
特别是当再次听闻了蒋知暖那近乎崩溃般痛哭流涕的控诉之后,她的立场又一次被动摇了。
至于那位平日里沉默寡言的父亲,则自始至终都是冷眼旁观着整个过程。
直到最后关头才开口强调道,“无论怎样,按照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规矩来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绝对不可以违背的原则之一。”
并补充说道,即便现在女儿不同意这件事其实也无关紧要,因为只要秦家同意这门亲事就足够了。
当天晚上,蒋安屿特意派人将对方家中的长辈。
即秦父邀请到了府邸之中,商量起关于换亲一事。
等到第二天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房间里的时候,得到风声而感到绝望不已的秦容泽只能选择跪倒在自己父亲的房门外苦苦哀求其不要应允此等荒谬要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