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一直想学文来着。
上学的时候,看着课本里描绘的那些文人的一生,读着他们的作品。我无法与他们共情,因为我对他们的生活知之甚少,对他们的时代知之甚少。我幻想着自己引经据典,出口成章;我曾以为自己也算得上是个文化人了吧。我以为我会的很多,我,站在我如今所处的时代去看过去,我觉得他们是愚昧的,他们不懂科学,不懂唯物主义。我也曾幻想着如果有一天自己穿越回封建社会,我如今已掌握的知识应该是足够我在那个年代做出一番事业:帮助他们的科技发展,交给他们现代的先进技术和思想,甚至改变那个时代,改变他们的生活,改变历史的进程。无论怎样,至少我应该是可以做出些什么的,而不是籍籍无名、平平淡淡地过完这一生。
后来,我认清了自己。
我如今的文化回到那个时代也许根本不配被称为文人。毕竟,我对儒学的造诣还只停留在论语中的那几句话,和课本上干涩的定义。我最多不算是文盲吧。我对于历史,对于文学,对于文化的认知都很浅层。而对于当下的我来说,意识到这一点就很不容易了。
其实对于文学这一类的学问大多数人的认知应该和我类似。毕竟,我们都还生活在一个继续发展的年代,一个需要很多理科生的年代。
对啊!我们生活在一个需要科学的年代。
所以,我没能学文。所以,我实在是离文人差得很远。
我能接触到的最文学的大概就是语文课本和偶尔的课外书了吧,实在是无法将自己拔高到文人的认知层面。
从前,老师在课上讲,要将历史人物置身于他所处的时代中去。我不理解。不过现在我倒是好像知道了一些。
我也是在历史的长河中,被限制于当下的人之一。我实在是无法跳脱出这个时代来,无论是向前看,还是向后看。我应该就是每个时代中籍籍无名的那些人中的一个,我们安于也满足于这个时代。我们确实不是能改变时代的人,也从没想过去改变时代,最多就是,推着我们所处的时代沿着它该走的路继续向前走着,走着。
我试着将自己置身于当下的时代。我便清楚的知道了自己的渺小,不论是纵向还是横向。从前我想着要留下点什么,起码让后世知道曾经有这么一个人存在过,可现在,我只想安安稳稳的过完我的这一生,为社会做好我该做的事情。
我也终于能认识到自己无法改变世界,无论在哪个年代。每个时代都有他的规则,或者说生存法则。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花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去研究去适应他。而我对这些一无所知。虽然,我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但我又迷信的相信历史的必然。每一段故事的结局都是确定的,至少在处于后世的人们看来是这样的,我们无法改变。
历史是不断累加的,后世需要学习理解的东西也是。我们也许是站在巨人的肩上,对于科学而言是这样的。我们只要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就好。但每个时代又是相互独立的,或者说世界的运行规则太过于庞大,以至于人类花了几千年的时间也没有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因而只能推倒重建。世界在重新发展,规则在重新建立,我们也在重新适应。而这些历史只能供我们借鉴。因为时代不一样了。
所以,现在我所掌握的知识,在封建时代也许根本排不上用场,因为那个时代没怎么给科学留空间,尤其是理论。何况,我对科学的研究也没那么深入。或者说,还不算是研究,我还在学习前人的成果中。
文人,我能想到的首先是封建时代的读书人。虽然站在现代的立场上,他们的一些观点、理念看起来不那么明智,但是不得不承认他们都是寒窗苦读,都是花了很长时间去钻研儒家文化,去适应当时的世界。他们,都是很厉害的人,在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里,所以他们才能从那个时代脱颖而出,才能让后人从他们身上去感知、去理解、去学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