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18.公司不美好的那部分 (2/3)

道具的报价,所以他完全不知道大熊猫币是个什么价值。问了范鸿,对方也不清楚,他就将此事抛诸脑后了。

随后他又给范鸿看了自己新选定的项目:三大势力的机甲战争。

后者则是一脸惊讶和不解:“你刚强化了那个能力,就要执行这种战斗类的项目吗?”

“这可是机甲啊!”乔木则一脸的向往和兴奋。

范鸿想了想,觉得有道理,就和他一起翻看起项目基础情报和调查员留言。

乔木自然不用看,只看简介他就确定了这个项目的真实“身份”,可以说此刻的全公司上下,没有人比他更懂这个项目了。

“这个项目虽然是机甲战争题材,但安全系数还是很高的,”范鸿看着资料点评道,“就算你想上战场,只要能成为机师,甚至可能比不少前线军官都要安全。”

“机师的培养成本很高,而且很吃天赋,对各国来说都是宝贵的‘资产’。所以战场上各方更倾向于俘虏和人质交换。”

他点进【进阶情报】栏,自掏腰包随手替乔木买下了几条剧情人物情报:“这个项目已经找到不少剧情人物了,不过大多身居高位,新人很难接触到,需要长时间的前期铺垫才行。

“我个人建议,你完成主线任务后,还是以个人体验为主,没必要过度追求情报开发工作。”

“情报开发度最高的是多少了?”乔木凑在跟前瞥了几眼就失去兴趣了:都是对他没什么价值的情报。

“零,”范鸿直接将一条进阶情报拉到底,将相关数据亮给乔木看,“我们还没找到主角。”

看着乔木一脸的无语,他笑着替其他同事辩解:“这是很常见的。这个项目的周期很长,肯定是包含了回忆或前传之类的。

“这种项目,很可能跨度几十年,但主线剧情就一两年甚至几个月。这种情况下,想要确认主角的身份,难度是很大的,除非是那种主角超级亮眼的项目。”

他想了想,又补充道:“而且你还得考虑三个因素:第一,这是科技类项目,调查员的关注点会更侧重于科技情报,开发剧情的优先级其实是很靠后的;

“第二,这是战争类项目,调查员很难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这个项目还是典型的贵族社会,平民身份的调查员很难跻身高位。就算有人有这个能力,他也不会在一个项目中投入那么大精力;

“第三,在发现并接触其他剧情人物的过程中,总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项目重置。甚至大部分时候,正是因为项目重置了,或差点重置,我们才能借此锁定一些很隐蔽的剧情人物。某种层面上,集体无意识应激也是很不错的参照物。

“而且,什么都不做,只在暗中观察记录,直至项目重启,这其实是很没有效率的行为,完全就是在赌,赌主角会很耀眼很出名。大家都是有绩效要求的人,傻子才会这么做。”

他退出【进阶情报】栏,找到了一条项目留言给乔木看,大致就是说这个项目更多被用作研发部的技术孵化池,调查员也都在嗨机甲。奔着终结项目而来的调查员,请出门左转,这里没人会配合你。

乔木想了想,觉得找不到主角也正常。

毕竟谁能想到这个破项目的主角,是死掉十多年的无能皇子呢?

更何况,他爹据传言可是有上百个孩子的。一个连的兄弟姐妹里,死掉几个简直太正常了,不死才不正常。

“这应该是你第一次和其他人共同执行一个项目吧,”范鸿将平板随手放到一边,很认真地盯着他说道,“进去以后牢记一点,宁可放弃项目,也不要轻易相信你的同事,最好都不要主动接触他们。”

乔木闻言,眉头微蹙:“不是有智脑吗?”

早在《忌日快乐》中,他的集体无意识应激涨幅过快后,就收到过智脑的警告,严禁任何恶意危害同事的收益或生命。

既然有这类警告,那必然是有相关的行为。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那些吃饱了撑的损人不利己的家伙。或者说,总有那么一小撮人,就是以此为乐。还乐此不疲。

但他之前认为,有智脑盯着,问题应该不大,最多也就是任务失败的程度。

“智脑在项目中的作用和权限,没有你想的那么大,”范鸿自然摇头否定,“再说了,凡事都事无巨细地盯着的话,得消耗多少能源?你当智脑是永动机啊?”

乔木疑惑地眨了眨眼:“一台超级计算机,还能用掉一座三峡的电?”

“我国现运营的42座核电站中,有12座是专供智脑的;在建的9座里,一半以上也是给智脑预留的。”

“!!!”

“这些公司简介里都有,你没事儿的时候多看看,没坏处,别老玩儿卡丁车。”

教训了他一句后,范鸿又认真叮嘱:“你上一个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