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世界。
相比于大宋父子双皇的亢奋,大明朝堂君臣的理智分析,三国内的帝王将相则要愁云惨淡得多。
酸枣那一帮前来会盟的各路诸侯就不用说了。
他们自己心里也明白。
在三国世界,他们多少还算个人物,可在诸天各大皇朝面前,他们又算是哪根葱?
别的就不算了。
也不提那帮能青史留名的猛人。
就单单论在位的皇帝。
大秦的始皇帝,大汉的汉武帝,后世大隋的文帝,大唐的高祖,大宋的父子双皇,大明的太祖。
光是这些在位当皇帝的,就有七个。
更别提还有等着继位的太子也少不到哪里去。
就以这帮人的地位,随随便便做些事,都能让一大片人直呼德望高隆。
只是想想,就有些绝望。
真是忍不住抹一把辛酸泪啊。
试想,还有什么是比天降仙缘就在眼前,却根本没有机会得到,更让人为之心碎的?
...
现如今。
在经历了两次金榜预言之后,只要不是傻子,在场的哪一路诸侯不清楚。
这金榜预言中有德之人的筛选规则。
那些当皇帝的,还有身居高位的,可是太占优势了。
根本就没得比。
苦酒入喉,心作痛。
越发愁!
......
当然,绝望痛苦的也不只是各路诸侯。
董卓也是好不到哪里去。
东都洛阳。
城南,毕圭苑。
随着董卓率领大军进驻,这座灵帝时期的皇家园林,却是迎来了一帮牛嚼牡丹、暴殄天物之辈。
一座厅堂中。
董卓跪坐于首位,与跪坐于左首的女婿李儒,商量着事情。
“李儒啊。”
“这天降仙缘就在目下,我该如何得之啊?”
李儒皱眉道。
“相国,某以为这天降仙缘,我等绝难争取。”
董卓脸色一沉,恼道。
“什么叫绝难争取?”
“莫非你觉得我扶立汉帝,保住大汉江山的功绩,还不能算是有德之人?”
李儒闻言,慌忙请罪。
“相国,某绝无此意。”
“只是争得那金榜仙缘,不再大汉之内,而在大汉之外。”
董卓一愣,疑惑道。
“不在大汉内?”
“那难道在大汉之外吗?”
“就那帮连甲兵都凑不齐的夷狄羌人之辈也能与我相争?”
李儒有些无奈,不过还是解释道。
“相国,你误会了。”
“某说的是那诸天皇朝。”
“别的暂且不提,只大汉先祖汉武帝一人,相国便比不得。”
“如此这般,又怎能争得?”
董卓尽管心中不悦,但还是有些讪然地点了头。
“这倒是。”
连他都是大汉的臣子,在大汉的列代先帝面前自是要矮了一头。
更别提。
大汉武帝在诸多汉帝之中,也是一代明君。
“比不得,比不得啊。”
董卓忍不住叹道。
“可难道就没有一点办法了吗?”
他还是有些不甘心。
李儒心中为难,别无思绪,也只好安慰道。
“相国勿忧。”
“虽然当下束手无策,但并不代表,相国会一直都没有机会。”
董卓一喜,连忙追问道。
“有何良策?”
李儒眼睛转了转,回想起这两日的发现,顿时计上心头。
“回禀相国。”
“若是以某之见,相国可作壁上观,任由诸天皇朝的帝王们相互争斗。”
董卓低头皱了皱眉,而后又抬眼看了李儒一眼,有些困惑不解。
“若只作壁上观,那我又该如何夺得仙缘?”
李儒轻笑一声,不答反问。
“相国。”
“岂不闻,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乎?”
董卓一时目光大亮,忍不住大笑道。
“是极,是极!”
“李儒,你果然足智多谋,神机妙算呐。”
李儒得意一笑,嘴上却谦让道。
“相国谬赞,谬赞。”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