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归争论。
但还是有一些东西能够得到弹幕的公认的。
比如,前三名。
排名先后暂且不论,但大秦始皇帝嬴政,大汉武帝刘彻,大明太祖朱元璋这三位皇帝铁定的前三。
始皇帝嬴政就不说了。
公认地开大一统王朝之先河,开天辟地头一位皇帝。
至于诸如什么书同文,车同轨,建立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等功绩那就多了去了,都得往后稍稍。
然后是大汉武帝刘彻。
最出名的就是,北逐匈奴,封狼居胥。
用十八岁的霍去病和他舅舅卫青,硬生生把匈奴给干挺了。
在位五十四年,南征北战,东讨西伐,硬生生把一圈的小国异族打了个遍。
开拓了版图不说,还通了西域,立下丝绸之路。
又一纸推恩令梳理内部,铸造五铢钱,安民治世。
...
等等。
总结,除了因为仗打得太多,把文景之治攒下的家底给打没了以外,其他的没得说。
最后是大明太祖朱元璋。
虽说因为在诸天皇朝中排名最靠后,所以前面朝代之人不太能够理解朱元璋的传奇。
但架不住,有人衬托。
比如,大宋。
试想一下。
大宋那般富庶,却只能和辽国称兄道弟,还得年年给兄弟上贡,称岁币。
看起来,辽国猛地跟那什么似的。
可结果呢。
辽国被金灭了。
而之后,金又被蒙元给灭了,顺带还把南宋给终结了。
那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又做了什么呢。
一个放牛娃出身,当过乞丐要过饭,为了填饱肚子还剃度做了和尚。
就这么一个一穷二白到不能再穷的泥腿子。
他硬是领着一帮人,把蒙元个干翻了。
就这么,一对比。
弹幕立刻就弄明白朱元璋这个大明开国皇帝的含金量了。
我尼玛。
始皇帝横成那样,什么额的,额的,全是额的。
不也得靠着六世之余烈积攒下的家底,才能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任么。
可朱元璋这穷的说不定裤子都穿不起的底层小老百姓,竟然硬是一步一步当上了皇帝。
不可谓不传奇。
..........
“大汉黔首:那要这么比,俺觉得大明太祖能排第二,始皇帝是第一个皇帝可以排第一,武帝还是往后挪挪。”
“大汉公卿:前面的,你到底站哪边的?即食君禄,当尽君事,懂不懂?”
“大汉黔首:不好意思,皇帝没给俺们发钱,没俺们种地,你们这帮公卿都得饿死。”
“大汉黔首:前面的说得对,俺们要是都不种地,饿不死你们。朱元璋一个贫民当上了皇帝,俺们自豪,就站朱元璋。”
“大唐秦王:有一说一,朱元璋大概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平民皇帝吧?果真非常人。”
“大宋读书人:武帝这下不嘚瑟了?连自己人都反水了,哈哈哈哈。”
“大汉大司马:大宋的就别来掺和这事了,金兵都打到家门口了,还在这发弹幕呢。”
“大隋世家:听大明人这么一说,那位大明皇帝是挺了不起的,就是有个疑惑。”
“大隋世家:那些世家大族都死光了吗?怎么会轮到一个贫民当皇帝?”
“......”
...........
也就在弹幕讨论出大概排名的时候。
大明世界。
文华殿内的君臣却把心思放在另外一件事上。
“你就是钦天监监正?”
朱元璋倚靠在御椅上,上下打量了一眼站在面前的胖子。
总觉得这厮不太像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样子。
“回皇上话。”
“小臣就是钦天监监正何洪。”
监正何洪面带恭敬地回话,言辞间显得异常小心。
说实在话。
他都提心吊胆了好几天了。
自打天赐金榜降世,他就没有再睡过一个好觉。
怕得就是被皇帝召见。
天赐金榜这等异象他别说见过了,就是听都没听过。
皇帝要是问起这代表了啥,他编都没地方编去,一个弄不好,怕不是要掉脑袋?
朱元璋显然没功夫去搭理手下人的小心思,只是一指监正何洪身后,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