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观众好,今天我们要去一个特别的地方。李煜站在一条古色古香的小巷里,对着直播镜头说道。这是他们新开发的探店类节目,专门走访一些有历史底蕴的老字号。
林悦跟在后面拿着摄像机,一边拍摄一边观察着四周。这条老街保存完好,青石板路面和斑驳的砖墙,让人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这家店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李煜指着一家古朴的店铺,是老城区最著名的茶馆之一。
直播间的观众立刻来了兴趣:
终于等到美食探店了!
李老师这次要给我们普及茶文化吗?
这地方看着就很有感觉!
走进茶馆,浓郁的茶香扑面而来。店内陈设古朴,红木家具擦拭得锃亮,墙上挂着几幅字画,一派文人雅致的氛围。
这位就是李老师吧?店主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一身长衫,气质儒雅,久仰大名啊!
您太客气了。李煜说,听说您家的茶艺很有特色?
略懂一二。老人谦虚地说,不过比不上您这样的专家。
李煜正要回应,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张教授居然也在这里!
真是巧啊。张教授推了推眼镜,我正好在研究古代茶道,没想到遇到李老师。
林悦暗叫不好。这位教授最近对李煜的来历越发好奇,老是想找机会刨根问底。
张教授好。李煜从容地打招呼,您也对茶艺感兴趣?
我对茶艺倒是不太懂。张教授意味深长地说,不过对古代宫廷的茶道礼仪很有研究。李老师要不要讨论一下?
就在这时,店主端来一套茶具:这是我们店的镇店之宝,据说是大渊年间的官窑产品。
李煜定睛一看,心里一惊。这套茶具他再熟悉不过,正是当年御用的茶具!
直播间的观众更兴奋了:
又有好东西要开箱了!
求李老师鉴定真伪!
这也太巧了吧!
让我看看。李煜小心翼翼地端起茶壶。造型、釉色、纹样,都和记忆中一模一样。
怎么样?店主期待地问。
很不错的文物。李煜说,从工艺来看,确实是大渊官窑的产品。
李老师的眼光真是毒辣。张教授突然说,不过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您刚才端茶壶的姿势,和古籍记载的宫廷礼仪完全一致...
林悦赶紧打圆场:张教授,您快看这个茶杯的纹样,是不是和您研究的那批古董很像?
这招还是有效。张教授的注意力立刻被转移到了茶具研究上。
店主开始泡茶,动作优雅,颇有古风。李煜却看得直摇头——这些现代人的茶艺,和真正的宫廷茶道差远了。
李老师觉得我的手艺如何?店主问。
很有特点。李煜委婉地说,不过古代的茶道更讲究一些细节。比如水温的掌控,茶叶的投放量......
说着,他不自觉地露出了指点的姿态。这些都是他在御膳房常见的场景。
李老师,张教授若有所思,您对这些也太熟悉了吧?
略懂一二。李煜赶紧说,都是看书学来的。
看书?张教授摇摇头,有些东西光看书是学不来的。比如您刚才的举止,那种气度......
正说着,一个意外发生了。店主端茶时不小心碰倒了茶具!
千钧一发之际,李煜箭步上前,一个漂亮的转身,稳稳接住了即将坠地的茶壶。动作行云流水,姿态优雅,像是训练了千百遍一样。
直播间沸腾了:
文物守护神又出手了!
这身手也太帅了吧!
简直就是武侠片现场版!
好身手!张教授却盯着李煜,这些动作,很像是宫廷秘传的......
张教授!林悦及时打断,您看这壶茶的色泽,是不是很特别?
好不容易应付完直播,李煜长出一口气:今天可真险。
是啊。林悦说,不过您现在越来越会应对这种场面了。
没办法。李煜笑道,在这个时代生活,总要学会变通。
晚上回到办公室,主编兴奋地说:李老师,今天的直播又爆了!观众们都说要多做些这样的探店节目。
是吗?李煜有些无奈,我觉得还是低调点好。
这年头哪有低调的网红?主编说,对了,下周还有个美食文化节,要不要......
又来?李煜看向林悦,你们现在是不是太能折腾了?
这叫因势利导!林悦俏皮地说,再说了,您不是最会应对这种场合吗?
看着她活跃的样子,李煜突然觉得很温暖。在这个陌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