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回 散黯游尘依做伞 (1/1)

适方兵荒马乱,匿盗劫民于水火,人皆四足奔堕,亦不知苏怡身今何地。李思鸯愁雍惨楚,觅觅至注,怅不见心忠影,乃叹道:“恨也犹疑,此一步遏,恐终生失痛。”飞踪夺路,误识多少客,晓其怀之切切。

而此之迹,逢来锦罗素女,告曰:“汝每行一足,则离心甚遥,不若停下。”李思鸯不快道:“莫说姑娘是何人!亦不关姑娘有何事!我且一问,失珍之苦,安感受乎?”女子笑道:“汝本无因物,何必做妄果。今时不慧从来时,来时不慧又从是。然世世轮循,还需遵道归冥,汝可悟了?”李思鸯闻言惊色,却故做敷覆道:“方才之言,不觉其中。我只知天于我而因,自然便是因,何必本来因。”女子叹道:“也罢!汝欲寻之人,于北十里之外,残庙之内。”李思鸯闻言礼道:“原来姑娘是大恩善士,方才多有冒犯,还望莫要见怪。”介其埋首之时,女子夙已靡了去,留云曰:“他日迷途,汝且南行。”李思鸯顾不得思言,守若云开,寻之残庙也。

途有卤香干肉之弃,收之乃为后济。二人相见之时,苏怡有疑道:“你可是认识我?见你如此神态。”李思鸯想来难说,毕竟镜中出灵太过玄伪,方言同为沦落人。

夜里以提灯为篝,察来苏怡饥,乃赠之干肉道:“我叫李思鸯,这些食物你拿去吃。”就这般红尘相遇了。

婳城兵败,残庙亦不可栖,还需更觅良处,二人便向远北行去。此路坎坷皆无,唯有心心相抚,渐生情愫。

戎击三载后,割地为和,民亦不关荣辱,总不必流离。李思鸯对苏怡道:“今折疆而安,来日必有折不完的土地。”苏怡温柔道:“那非我等微民可握,还是想想营计吧。”李思鸯方问道:“荣华富贵卿愿否?”苏怡笑道:“富贵本是人间妄,不若天道正其常。”李思鸯再问:“那我高官厚位,汝可愿否?”苏怡应道:“此心不离,此营可济,如此尔尔。”

他们相谈甚欢,谁又料舛机弄人,战事复起,随征而别。临行之时,苏怡将贴身抹腹相赠,李思鸯欲言又止。

苏怡道:“君心万芸,我待归聆。”

那寒旅清夜无尽,犹待伊人怜,犹待依人说。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