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帝国法学院的七年时间里,列昂·戴勒尽一切可能抹去了他作恶的痕迹。树大招风,他知道自己虽然有实力、有背景、有靠山,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若不收敛一些,终将会落得个树倒猢狲散的结局。
他依靠拉扯出来的小帮派在学校里过着舒服日子,看谁不爽或谁让他不爽就弄一顿,找个好方法善后处理,不引起真正的大人物注意。
所以,大多数学生并不了解列昂·戴勒,甚至连他的名字都没听说过。
就连与他曾在同一个老师门下的罗贝尔·塔兰托,也只认为列昂·戴勒不过是个性格比较强势、脾气比较暴躁的老学长而已,根本没有往那些方面去想。
戴勒被带出学院,被治安警察的“保护”着回到上城区后,学生们的反响平平,没有多少人会惊讶于如此恶劣的行为竟会在帝国法学院内发生,仿佛这是什么司空见惯的事情。
一个乔林直到被坑害才接受的论调得到了作证:在这个世界里,大学不是象牙塔,而是另一片森林。
来这里上学的不是什么朴素纯真的“大学生”,而是从小就被培养锻炼手腕、城府的贵族子弟和见惯了世态炎凉、一路摸爬滚打才冲到他人起跑线的平民精英。
每个人都在追求属于他们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对于乔林来说,戴勒在学校里的势力被掀了个底朝天,顺带着为维布林根大赛事件翻了案,恼人的事情终于告一段落。在同卡琳、罗贝尔等好友和受邀前来揭发戴勒罪行的同学们好好庆祝一番后,乔林回到了冷冷清清的宿舍。
床上的两个枕头,只有其中一个有凹痕。
“先把屋子里打扫干净吧。可不能就这样放着,让卡什维娜笑话。”
一边清扫,乔林一边复盘着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乔林意外干扰到了戴勒的实验,戴勒没有选择直接与乔林沟通,反而设局陷害乔林。布吕宁给他们使了些绊子以示警告,却引来了戴勒更加猛烈的报复,对乔林屡下死手。
卡什维娜为了保护乔林全力奋战,陷入环流溃散的危机,被迫停止了人类形态活动。
卡琳通过出色的科研能力和社交能力广交朋友,取得了大量有效线索;布吕宁以其权限调取资料对比真实性,发动关系网络进一步搜集情报;乔林四处奔走,争取更多力量共同参与对戴勒的反击,深挖戴维背后的上下线网络,指定了周密的计划,把握合适的时机。
时机出现后,乔林向学生会揭发了风纪组组长种种违反学生会规章的行径,暂时剥去了戴勒在学生会的保护伞;
布吕宁与乔林同时行动,在教师会以铁一般的事实要求老师们对戴勒进行处罚,取消他身为帝国法学院学生的一切特权,让有意包庇戴勒的教师无法采取行动;
阿芝诺芬家族在帝国法学院董事会的代表正好是个亲希尔德派,与乔林早早地取得了接触,敲定了由他牵头在董事会牵制、消除戴勒家族干涉可能的方案。
在乔林将戴勒的恶行全部公布后,他抓住其他董事和代表们尚未完全了解事情全貌的时机要求召开董事会,成功排除了戴勒家族反攻倒算的风险。
现在,只有一个最后的步骤遗留下来,那就是开展对列昂·戴勒最终的报复。
干掉戴勒,彻底解决掉这个隐患。只有如此,才能解乔林心头之恨。
可问题出在方式方法上。
戴勒就算再落魄,也是一名贵族。仗着贵族的身份,他依旧可以在上城区里活得十分滋润。上城区安保力量强大,别说杀手刺客了,就连来自下城区的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就算有人能够渗透进上城区,乔林也不想搞买凶杀人的勾当。虽说师出有名,但很难预料自己为了干掉戴勒而支付的报酬会不会化为未来刺向无辜普通人的尖刀。
如此看来,只能等待新的时机出现。
毕竟现在的形势下,乔林一点都不急,该急的是列昂·戴勒。
-
上城区的治安官对戴勒问询了几句便选择了放人。戴勒是博格大公国的公子和继承人,他一个治安官仅仅是个子爵之位,可不敢以下犯上。他对戴勒的辩词全盘采信,得出了戴勒无罪的结论。
“那你现在就去把那个乔林抓起来,上刑,上刑!”
“戴勒公子,乔林是帝国法学院的学生,享有豁免权利,您可以向学院的学生会、教师会进行举报。”
“靠!”
戴勒回到了家族在上城区的房产。这一带周边住着的都是公侯将相,身份显赫,邻居家的仆人们看到戴勒都是毕恭毕敬的模样。这让戴勒知道,学校里的事情还没有传到上城区来。
在学校里笼络的小弟们作鸟兽散,一个个都是欺软怕硬的主。
他们多数选择老实交代帮助戴勒做了哪些事,以此来换取保留学生身份的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