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池你先退下吧!好好收拾一下明日就出发吧。”
“是,属下告退。”苏令池临走时看了一闻澈,满是担忧。
“梁国那边的密探网被萧鹤鸣一网打进,现在要重新建立情报网,小池此时是最合适的人选,阿澈你不要再任性了,你也不想我们多年来的心血付之一炬吧。”
“你都知道萧鹤鸣这人心狠手辣,你这不是让小池姐去送死吗。哥,太危险了这次别让小池姐去吧。”闻澈上前拉住了许闻清的手。
闻清并未理会,而是拍着她的肩说道:“这些我都知道,可我身边值得信任的就只有小池了,等他日梁国的情报网建立好了我立刻让她回来,好不好,明日陛下会为我举办庆功宴,你先下去,好好准备一下吧。”
次日清晨,闻澈早早的就蹲在了苏令池的房前,可等了好一会都没听到动静,许闻澈推开房门却发现人早就离去了,只见桌上放着一封信,信上写道:
今日一别,我知道你一定会不舍,我最怕看见你流泪了,我就提前走了,你一人在京,凡事不要强出头,自保为先,行事也不要太莽撞,一定要三思而后行,我也实在放心不下你,给你留了块玉佩,你拿着这个去城东柳巷寻一个叫贺珍的人,她会给你安排的,不辞而别,勿牵勿念。
闻澈也不知怎么了,竟有些哭笑不得,回想起初见苏令池惶恐,畏畏缩缩的躲在苏副将的身后,每次邀她和自己玩她都会跑开,最后半年了才和自己说一句话,记得那天苏副将急匆匆的来到了家里,我和哥哥在一旁偷听,得知道了她不见了,她和哥哥跑遍了整坐城,才从一个小叫花子那得知,她出了城,到了城外又找了好半天,才发现她在一个捕猎坑里,哥哥背了她一路,到家的时候天都已经黑了,在路上我叭叭的说了一路,最后到苏府时,她才跟我们道了谢然后一瘸一拐的进了苏府,后来我发现她这个人外冷内热,为他和许闻清背了好多锅,再后来苏副将外派去了其他地方,她也没跟着去,留在了府上,她待我如亲妹妹一般。
闻澈在门前坐了好一会儿,直到有丫鬟前来,才起身离去。
皇宫
闻澈正坐在一旁发着呆,尉迟炫从身后拍了拍她:“闻大小姐怎们了,怎么今日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诶,对了今日怎么不见小池姐呢。”
闻澈无精打采的回道:“小池姐回家省亲了,过段时间回来。”
“啊,要过多久,小池姐家乡离晏都很远吗。”尉迟炫随手拿从果盘里拿起了一样水果吃了起来。
“嗯,很远。”
“小池姐是梁国人吗?”
闻澈听到这就精神起来了,开始解释道:“小池姐,你也知道是我哥从战场上救回来的,她好像是东梁边境的人,具体是哪的小池姐也未和我说,我说小公爷,你问我这么多干嘛。”
“我就说嘛…,诶,陛下他们好像要到了,我先回席位上去了。今日去花楼听曲,诶算了,小池姐都不在,走了”
今日算是庆功宴也算家宴,元修帝携皇后一同入场,身后跟着的便是长公主永宁公主,随后是太子和叶瑾伊,众朝臣和家眷都议论纷纷,明眼的都能看出是天家认可了叶瑾伊。
随后叶瑾伊被安排在了太子身旁,闻澈,闻清坐在了太子的下位。
宴会开始没多久元修帝便唤了闻清:“清儿,再建功绩,作为姨父,我心甚慰呀,作为帝王我也要代我东朝百姓好好封赏你,来人拟旨,闻氏大郎,闻清戍守边疆多年,屡建战功,击退敌军数百次,护我东朝安危,今封闻清为戍疆大将军,赏食邑千户,黄金万两,封闻氏女闻澈为安平县主,食邑百户,绫罗百匹。”
闻清,闻澈纷纷跪旨谢恩。
闻澈回到了席位上,看见元烁和叶瑾伊在起有说有笑的,闻澈回想这几年,从未与他如这般和谐相处过,如此看来叶瑾伊与他倒是很般配。
闻澈在宴席上只吃了些瓜果,不知是哪家的大臣端起手中的酒杯在大殿上说道:“陛下,虽说今日是闻将军的庆功宴,但老臣斗胆觐见,今太子早已过了弱冠之年,本来去年就该选太子妃入主东宫,不巧去年南方遇到了水患,才将此事延后,如今南方水患已经治,太子纳妃之事也是国之根本,望陛下重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