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点了点头,也不再啰嗦,回书房叫香玉笔墨侍候,他仔细梳理一下思路之后,开始画作。
做蒸馏酒的难点,主要在于制作一个简单又实用的蒸馏分离装置。
眼下在燕山庄园里,搞家庭作坊式酿蒸馏酒的过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步骤:
1,选料与预处理
选料:选择粮食作为原料。
眼下燕山庄园的仓库里,主要有高粱(小米)、玉米、小麦等。
小米储存量较多,就拿它作为主料。
预处理:
将小米进行反复清洗,尽量把残余的谷壳去干净,然后浸泡二日左右,再粗步碾压,以便促进淀粉的水解。
2,蒸煮与摊凉。
蒸煮:
将预处理完成之后的小米,放入大铁锅里蒸煮,使其熟透,便于后续的发酵。
蒸煮的火候和时间需要严格把控,这部分主要凭借经验,可以用沙漏来计时。
摊凉:
这个很好理解也容易操作。
将蒸煮后的小米迅速冷却。
尽量使用竹篾或大平台均匀摊开、摊薄。
3,拌曲与发酵
拌曲:
将冷却之后的小米放入酶类酒曲,均匀混合。
发酵:
将拌好的小米装入特制的容器中,进行发酵。
通常是土窑发酵。
4,蒸馏与提纯
如说前面部分是古法民间酿浊酒的方法,那么这部分就是新加入的新工艺,最为关键(示图装置)
蒸馏:
将发酵好的酒液,也就是浊酒,倒入这种青铜皮敲成的‘天锅’中,密封加热,让酒液汽化到冷却塔,得到较高纯度的酒。
这就是蒸馏酒了。
提纯:
一次蒸馏不够,需要进行多次蒸馏,这就是提纯。
目前,咱们暂时不需要。
5,加香料。
蒸馏酒中可以加入适量的香料,以提高蒸馏酒的口感。
6,陈酿
陈酿就是将提纯后的酒液,存放在酒坛中放入地窖储藏库,这就是陈酿。
陈酿过程,实际是让酒液进一步熟化,口感更加淳厚。
陈酿长短决定酒品。
当天午后,郭庆是一气呵成,到了傍晚就将天锅装置图和加工流程表等,交给蒋继尧和甘先生。
前面步骤他们都懂,就是制作浊酒过程。
关键是蒸馏,这是个全新过程。
甘先生说他在京城好像听说过这种酿酒,专供皇家贵族豪门饮用,普通老百姓喝不起。
在北疆也就没人会做这个。
第二天,蒋继尧他们按图示制造天锅(蒸馏装置)。
五日之后,天锅完成。
蒋继戈在庄园西南角的一间酿酒作坊里,正式开始制造蒸馏酒。
早上训练完全之后的郭庆和十二侍卫,也来参观。
正午的阳光斜洒在一间古朴的酒坊,四周被葱郁的林木
环绕,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木和酒糟的混合香气。
酒坊内,头发花白的蒋继尧和他的大舅哥甘先生,正带
着三个马夫,八个家丁,按照郭庆讲述的蒸馏工艺,进行着一项古老而神秘的技艺-蒸馏酒的制作。
屋内,大炉堂柴火正旺,炉上架着一口巨大的青铜皮敲成的蒸馏锅,也就是俗称天锅。
锅内是精心挑选、经过多次发酵的小米酒液。
色泽金黄,散发着诱人的醇香。
蒋继尧俨然就是酿酒师,只见他站在一高脚凳子上,双手手持一根细长的竹筒,轻轻搅动着锅中的酒液,眼神专注而深邃。
他与大舅哥一起,仿佛在与这种神秘技艺,进行着无声对话。
“蒸馏之术,贵在纯净,需心静如水,方能得其精髓。”
郭庆在旁开始助攻。
只见他大声念着古老的术语,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
这是他故弄玄虚,如同在念咒语一般,让周围空气都似乎显得更加神秘而凝重起来。
随着火候的逐渐加强,锅中的酒液开始沸腾,蒸气袅袅升起,似乎已穿透了屋顶的缝隙,与山谷间的云雾融为一体。
这时,家丁们迅速将早已准备好的冷凝器安置口对接。
这是一套用密封的竹筒和陶罐,精心制作的一种冷凝器装置,既简单又实用,凝聚了郭庆的智慧与蒋继尧等人的匠心。
蒸汽经过竹筒自然冷凝,缓缓滴入下方的陶罐之中,每一滴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