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浩有些无奈的点头。
“赵大人。我没有什么高深的学问,论武功韬略甚至包括军事方面才能远不及我爷爷!”
“就是这所谓的满腹经纶,也不如您这样的大腕,我就是个纨绔,有一腔热血而已。”
“如今这热血无处洒,无非就是让我回去继续当纨绔,继续过我那偷鸡摸狗的糊涂日子就是了,您哪有那么多的问题来问我?”
“满朝文武,皆是饱学鸿儒之士,晋帝陛下问计也问不到我头上!”
“赵大人您不觉得这事很荒谬吗?满朝文武用不上,对付匈奴还要问到我一个纨绔的头上,那是我水平高,还是你们水平出了问题啊?”
这两句话生生地把赵宁堵了个大红脸!
宁浩一甩袖子,也不管这老头到底还想些什么,一溜烟的跑路了!
等赵宁有些恍惚之后用手抚须,早就不见了宁浩的踪影,不过赵宁却露出了会意的微笑。
“只要你能够进殿议事,我大晋朝的天下就有得救!”
说着,他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一甩袍袖,反而很高兴地走了。
再说此时的后宫南书房,晋帝已经扔了一对茶杯了,坐在那有些气喘吁吁。
万万没想到自己动用了这么大的力量,居然还没有弄死宁浩,甚至连栽赃太子都做不到!
老太监穆明站在旁边心惊肉跳,见晋帝坐在软榻上气喘吁吁,他连忙命令小太监收拾残局,随后他一甩头就跪在晋帝跟前。
“陛下莫生气,气大伤身,最近几日,您总为那个纨绔废物伤心伤神,实在是不合适……”
晋帝忍不住长叹一声。
“他一个纨绔又能把我伤及如何?我是心寒!”
“至此国家大事,太子竟然一言不发!”
“如果不是满朝文武的目光都放在了宁浩的头上,倘若如赵宁这样的人去询问太子,明日匈奴使臣前来议和,该怎么办?”
“我都替太子骚得慌!”
老太监穆明忍不住就是一愣,可是他露出了一脸苦笑。
事实上,匈奴使臣前来议和这件事,晋帝也没有什么好主意。
这事说来奇怪,原本一字并肩王已经围困了匈奴大军,并且用诈死的方式,没准会取得一场大胜!
匈奴人内外勾结,知道了这个情况,前来议和,这明显就是个缓兵之计。
所以为匈奴求和,晋帝和群臣都觉得是扬眉吐气。
然而这匈奴使团弄过来的条件,竟然要求大晋朝割让粮食五百万担,金银五百万两!
狮子开大口!
朝堂上下,乱作一团。
前几日,晋帝召开六部头头开会,询问议和条件可否完成?
户部侍郎徐斌当即表示绝无可能。
“陛下,五百万担粮食我国根本就无法付出,须知我大晋朝一年才不过八百万担!”
“至于这五百万两白银,国库现在也只有不到六百万两白银……”
这种数字居然被对方所知,当时晋帝就觉得这事很玄妙!
今天朝堂之事,宁浩似乎更加侧面证实,朝堂之上有人与匈奴进行勾结,想到这一次匈奴使团的首领乃是匈奴的丞相也先,晋帝就更加气不打一处来!
他用手点指老太监穆明。
“你说这太子是不是勾结了匈奴使团,意图不轨?”
这话一出,老太监穆明干脆搁在地上一顿磕头。
“陛下切莫这般想问题……奴家没有听见,还望陛下千万不要这么想。”
晋帝咬牙切齿。
“更可恶的是,他吃里扒外还勾结了那个宁浩,前几日在金殿之上,这宁浩让朕戴了绿帽子,我本假意借助太子之手,除了这宁浩,一举两得!”
“没想到他俩居然还联合在一起,既然是这样,这太子倘若联合匈奴人想要我的命,恐怕这传闻也是真的了!”
晋帝气得又把书扔在了地上。
老太监穆明干脆趴在地上瑟瑟发抖,他知道晋帝这时候是盛怒,杀人不在话下。
过了一会晋帝站了起来,一甩袍袖。
“下令让黑骑立刻监视太子府邸,并监视户部侍郎徐斌,我要知道他们到底要干什么?”
晋帝气得在原地转了几个圈,突然他用手一指老太监穆明。
“宣旨,晋升宁浩为大理寺副主簿,明日参与匈奴使团议和之事宜。”
“宣鲁国公觐见!”
老太监穆明忍不住就是一愣。
再说宁浩回到了府邸,见到了刘管家,刘管家真是无限唏嘘。
“世子殿下,你这真是死里逃生,若没有世子殿下,老奴这条命恐怕就没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