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022:再考验你一下,工作室之行 (1/2)

灼眼的焊光闪烁,起起停停,大约五分钟后,王德发放下焊钳。

左手戴着防护手套,抓起焊接好的齿轮,轻轻放进精密电子秤的托盘之中。

钱为民和林静立刻凑上前,李冰和考古局的工作人员也随后跟了过来。

四双眼睛紧紧盯着那只齿轮,从好奇,到惊讶,最后满是惊艳。

王德发焊接的齿轮,表面平整光滑,看不到一丝焊疤。

更绝的是,他采用的是点焊。

一条裂缝三处焊点,两处位于裂缝起点,一处在裂缝二分之一处,每个焊点长度精准控制在0.8毫米左右。

这处理方式极为巧妙,三处点焊不仅让断裂的齿轮完好如初,还没增加太多重量。

最重要的是,焊接后的齿轮十分结实,绝非一碰就裂的虚焊。

“快、快称一下重量。”钱为民急切地催促带来的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迅速打开电子秤电源,显示屏上显示出齿轮总重量为11.5克。

他查看了齿轮编号,激动地说:“钱师傅,这只齿轮之前重量是10克,现在增加了1.5克。”

钱为民制定的标准是焊接后重量增加不超2克,王德发不仅达标,成绩还相当优秀。

而且,他焊的三个焊点,每个重量都在0.5克,这双手简直像精密仪器一样精准!

从这看似简单的焊接成果,便能看出王德发手艺之精湛。

钱为民激动地抓起齿轮,全然不顾它还烫手,用力掰了一下,齿轮纹丝不动。

他又高高举起,狠狠摔在地上,齿轮依旧完好,没有丝毫开裂迹象。

王德发笑着解释:“钱师傅,你让我修复的是只几百年前的罗盘,属于精密仪器,运作时力量不会很大,所以我选择点焊。要是没重量限制,我可以烧全焊,但重量会增加很多,势必影响罗盘准确性,对吧?”

“哈哈!”钱为民激动得抱住王德发,有些失态地说。

“王师傅,你的手艺无可挑剔!你的主意也很棒,增加重量越少,罗盘准确性越高,揭开秘密的可能性就越大。”

王德发问道:“钱教授,那你的意思是让我来做吗?”

钱为民笑道:“当然,没必要再测试了。其实,你能修好那把钥匙,就已满足条件,只是我和林静为了更稳妥,才决定再考验你一下。”

这时,林静说:“钱教授,我想到个更好的办法。”

钱为民看向林静:“什么办法?”

林静说:“王师傅有工作室,肯定能加工出一样的部件。我们可以让他重新加工损坏的部件,同时修复原部件。这样就有两套方案,既能用原来的部件,也能尝试新加工的。”

王德发想了想,插嘴道:“林博士,你的意思是加工同材质、重量完全相同的部件,对吧?”

林静抿嘴一笑:“我就是这个意思。”

钱为民拍手叫好:“好啊,就这么办。林静,这事就交给你负责。你带上需修复的零件去王师傅工作室,按你说的,修复原件后再加工新部件。有这两套方案,一定能解开罗盘的秘密。”

“包在我身上。”林静爽快答应。

“对了,王师傅,你要多少酬劳?”钱为民突然想起。

王德发笑着说:“钱教授,你随便给点意思意思就行。”

钱为民说:“那哪行,这样吧,修复好罗盘后,考古局支付你五万块,你看怎么样?”

“行。”王德发痛快答应。

五万块看似丰厚,但实际上王德发没占便宜。

要是钱为民找高级焊接工程师,这点酬劳人家未必看得上。

关键是,即便有高级工程师出手,也很难达到王德发这般趋近完美的程度。

所以,这笔交易里占便宜的是以钱为民为代表的考古局,而非王德发。

不过王德发不贪心,王李工作室还没开张就接到五万块的生意,他已经很满足。

他的事业刚刚起步,没想一口吃成个大胖子。

钱为民说:“事不宜迟,林静,你现在就收拾一下,然后去王师傅工作室吧。”

“嗯,好的。”林静立刻行动,把破损零件和罗盘装进密码箱。

这时,李冰的手机铃声突然响起,她快步走到门口接电话。

王德发看着门口的李冰,心里暗自琢磨:“她看起来很忙,到底在忙什么呢?难道推荐我给考古局只是顺手做的事?”

“我收拾好了,王师傅,我们走吧。”林静说道。

王德发点点头:“好吧,让我来提箱子。”

林静却拒绝:“不,还是我来提,在我手里我才安心。”

王德发笑道:“怎么,你还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0022:再考验你一下,工作室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