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愿意做男人的附庸,希望能与男性的世界平分秋色。冯平的话明显伤到了建萍的自尊,情急之下,也就破罐破摔了。
“真是不可理喻……”少华固执地再次握住建萍的手说:“都什么世纪了,牵着手就是拍拖啦?我们光明正大地拖着手,又不是躲在暗处,有你想的那么龌龊吗?我告诉你,我拖她的手比你不知早多少年呢!我不单牵她的手,我还抱过她呢!”少华越说越兴奋,开始口无遮拦。
建萍一脸错愕,急着说:“你这不是越描越黑吗?”
本来想告诉她,所谓抱过,就是高一她溺水时跳下去救她的时候。看到她那么急着辩白,忽然一股醋意从心底涌起。心里暗忖,我为什么要急着为建萍解释呢?希望他们散了不是一直都是自己的愿望吗?心念及此,到嘴边的话又吞了回去,变成说:“你那么急着辩白干嘛,他若是信得过你,不用你解释什么也会相信。若是不相信,任你怎么说也改变不了对你的看法。”
站在旁边听着他们俩的一问一答,冯平内心如打翻了五味瓶一样。和建萍相处了一个多学期,何曾有他们俩那么热络,平时都是鲜言寡语,记忆中就是去图书馆学习,一起去饭堂吃饭,深究起来根本不像是恋人,更像是关系很好的铁哥们!自己本来就有点闷,碰上建萍也不喜欢说话,就更无话可说了。曾以为建萍的性格本来就这样,殊不知她和别的男生完全是另外一个状态!他恨建萍,恨她一脚踏两船,恨她在自己面前不敞开心扉。其实冯平这么想,对建萍是有点不公平的。作为男生都不主动点,能期待女生有多大热情?难怪建萍觉得他闷,远没有少华那么有趣。
少华的几句抢白真是说到了建萍的心窝里去了。直接把她想再追问几句,让少华解释清楚什么时候抱过她的冲动浇灭了。
现场陷入了尴尬的平静,每个人的心思都很乱,冯平更是翻江倒海,难以泄愤。
世上的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特别是感情上的事情,本来就没有谁对谁错。站在冯平的角度,建萍妥妥的一脚踏两船。而建萍却感到莫大的委屈,为了不伤害他,迟迟不肯答应少华,到头来还被冯平数落一番。
建萍所遇到的问题也是时代的特点。随着社会的进步,自由恋爱的观念深入人心,早就不再膺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生也可以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必然会有花多眼乱,感情纠葛的问题出现。在婚恋过程中,父母的意见不再占主导地位,虽然增添了感情的纠葛,但总体还是平和的,也缓和了女儿与父母的关系,农村因为父母反对而发生殉情的悲剧也越来越少,几乎绝迹。
三人僵持了一会,冯平终于忍不住打破了寂静,说:“我只想问你,到底喜欢谁?”
这真是最明显不过的问题了。事实摆在眼前,若不是喜欢少华,建萍何必苦苦挣扎?一个是自己不爱的却近水楼台,一个是自己喜欢的又后知后觉,在人家确立关系后才表白!若是听从自己的内心,建萍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少华。踌躇再三,建萍决定快刀斩乱麻,指着少华说:“我喜欢的是他。”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从见到少华和建萍自然热络的交流后,心里就有预感,只是心有不甘。现在听到建萍亲口说出来,心里仅存的一点希望都没有了!霎时感到万念俱灰,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忿忿地问道:“为什么?我对你不够好吗?”
看到冯平悲痛欲绝的表情,建萍忍不住热泪上涌,说:“你并没有做错什么,只是我们不适合。”
“有什么不适合?我学医,你也是学医,毕业后大家一起做医生。我们会有稳定的工作,有共同的语言,还要怎样?”冯平想不通建萍还需要什么,还有什么比看得见的幸福更重要?
冯平并没有错,作为农村长大的孩子,过安安稳稳的生活就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生活观念。这若是放在八十年代,或者是九十年代初是一点问题也没有。可是他忽略了时代的变化,中国的发展实在太快了。特别是有了网络之后,中国大地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缓慢的,又是宏大的,涉及各个旮旯的,不可逆转地改变了人们的思想,甚至生活方式。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物质越来越丰富,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人们有了精神上的需求。秀梅可以和邓启先过相濡以沫的平淡日子,建萍就不可能忍受,在她的意识里,男朋友可以平凡,甚至物质也可以不丰富,但不能无趣。而冯平恰恰就是这样,无趣到令人窒息。
女性的地位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提高的,并且有越来越高的趋势。因为能力提高了,而有能力的女性群体越来越大。比如八十年代,学校的教师主要是男性,到九十年代,女性教师慢慢增多,2000年后,基本和男性教师扯平了。优秀的,有经济能力的女性增多,只是穿衣吃饭的平稳生活已经不是她们的主要诉求。因为这些需求,她们自己就能够实现。除了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她们开始追求浪漫的情调。韩国日本的偶像剧能在大学校园所向披靡,皆因迎合了普遍渴望浪漫的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