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一章(二) (2/2)

了显示民主自由,多数情况都会“顺应民意”,让他们“登台表演”。或许是平时斗嘴多的原因,他们两人的对话总是透出更多的自然和默契。为了能更顺畅地说出英语台词,少华总是抢在新课之前就跟着随身听熟记课文,这无形中就促进了他的英语学习。

少华和建萍的角色深入人心后,同学们见面干脆就称他们为李雷、韩梅梅。甚至到最后英语老师有事找他们的时候,一时记不起名字,都用李雷、韩梅梅代替。对于同学们给他们的外号,少华是从来都不放在心上,有时还有点自鸣得意。同学们这样称呼我,说明我演得还是满成功的嘛。建萍可没有少华那么乐观,女孩的心思向来缜密,她害怕到时会有不利的流言出来。果不其然,同学们在赞叹他们俩的默契的时候,班里的“故事会”李东生就说出了自己的新发现。

“你们留意没有,建萍上学回家都坐少华的车尾,原来早已暗通款曲,所以心有灵犀。”

听了李东生的报料,大家恍然大悟,都说这个才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李东生说的话被刚打饭回来的廖仕壮听到,恶恨恨地瞪了他一眼,说:“就你八卦,你不说话没人说你哑的。有这种闲工夫,不如去教室做几道数学题。”同学们平时就有几分忌惮这位爱憎分明的“侠客”,现在看到他眉毛倒竖的样子,都噤声不语,低头吃饭,一时宿舍里安静了下来,只剩匙羹刮过盆底的“嘎嘎”声。

同学们的讨论虽然停止了,但他们的讨论结果“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却像一夜春风,吹遍了大街小巷,沟沟壑壑。很快班主任就收到风,把少华和建萍叫到了级室。班主任先问他们俩的学习生活情况,突然话锋一转,询问他们俩是什么关系。面对刚才还和蔼可亲,刹那间就变得严肃的班主任,少华和建萍一脸茫然。少华嗫嚅问道:“什么关系?……不就是……邻居……不,同学关系吗?”

“我听同学们反映说你们两个拍拖了。”

班主任这句话一出口,立刻雷到了建萍。由小到大都是家长老师眼中的乖乖女,想不到竟然有同学传出这样的风言风语。

少华脑子飞快转动,他想起了前两天仕壮同学说的关于他们俩的传言。立刻平静了下来,君子坦荡荡,身正不怕影斜。当下便向班主任解释:“老师,你说的应该是建萍经常坐我车尾吧?那是因为她家只有一辆除了铃不响其他都响的28寸老古董,她不愿骑,只好坐我的顺风车而已。”

从级室出来,少华不得不佩服建萍的判断准确,思考周全。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