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虽为四大家族之一,可却从商不从政。
但有钱无权,即便是皇商,也如小儿抱金过市,受众人觊觎。
为了守住家财。
薛家会悉心培养家中女子,将她们嫁于权贵之家联姻。
通过攀姻亲,来保住薛家的财富,与皇商地位。
薛宝钗身为薛家嫡长女,自然也背负了联姻的重任,在婚姻大事上,没有半分自主权。
薛家族老身着一袭褐色云锦华服。
眉头微蹙,面色凝重,望着薛宝钗道:“九皇子的事情,想来你应当是知晓的。”
“能以一人抵千军万马者,绝非池鱼之物!”
薛宝钗闻言,微微颔首。
婉约温柔的小脸上,挂着一抹疑惑之色。
九皇子的英豪之事,已经传遍了整个神京,对于薛家的嘲讽,亦是跟着层出不穷。
毕竟是薛家错把珍珠当鱼目,硬要推辞了这一桩婚事,因此而误过了一个乘龙快婿。
如今姻缘已断,族老提及此事,意欲为何?
见薛宝钗点了头。
薛家族老继续道:“原先,因着太子殿下再三上门求娶,并许诺了未来皇后之位,老朽这才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寻由头退了你与九皇子的婚事。”
“可太子言而无信,转提以侧妃之位迎你入府。”
“我薛家虽只是一介商人,也不能如此任人欺辱,况且,以如今这局势看来,老朽觉得,登上极位者,可不一定会是太子殿下。”
得民心者得天下。
九皇子亲自领兵,戍守雁门关,两次立下奇功。
在天下百姓心中,他的威望可远胜于空有一个贤德名头的太子殿下。
况且,如今这神京中,亦不止皇帝一个掌权人。
太上皇的身子骨虽已大不好,但毕竟还喘着一口气。
储君之位,怕还会生出不少枝节来。
此间道理,薛宝钗皆心知肚明。
但世事不遂人心。
如今的九皇子再炙手可热、声名鼎沸,也同薛家没有半分干系。
只要不记恨薛家,便已是九殿下气量宽宏。
宝钗轻轻摇头,脸上露出一抹黯然神伤。
“族老您应当明白,薛家同九殿下之间,不说势如水火,也是已有了极深的成见与摩擦。”
“且殿下已另娶他人,便是我薛家有意重修于好,也没了机会。”
族老闻言。
便徐徐起身,行至薛宝钗面前。
而后从袖袋中,摸出了一枚纯金打造的丰字令,递到了薛宝钗的眼前。
“你说的这些,老朽已考虑周全。”
“这一回,薛家愿以全部家财做你的嫁妆,换得九皇子的侍妾之位。”
薛家这回,是在以全部家财,赌赵恒能够将太子取而代之,登临极位。
若是赌赢了。
薛宝钗虽已不可能再居于皇后之位,但也能位居妃位。
做薛家的依仗。
薛宝钗望着那枚丰字令,心中隐隐有几分委屈。
她身为薛家嫡长女,与九殿下早早地便定下了婚约,原能顺理成章地嫁于其为妻。
可如今就因着族老的这一番折腾。
便只能甘居人妾。
但想到薛家的辉煌,想到母亲守寡的不易,与自己那个糊涂憨傻的哥哥。
薛宝钗只能咬着牙,接过了令牌。
张口道:“宝钗明白。”
“明日便整备行装,去雁门关寻找九殿下。”
也罢!
九皇子能两败突厥,乃英豪之士。
能嫁于他为妾,便已胜过了给许多男子做正妻。
这一回,薛宝钗的婚姻大事,算是真正地定了下来。
而薛家,也已坚定了跟随赵恒的心。
天下的局势,因为赵恒两败突厥,渐渐地发生了变化。
……
此时。
雁门关。
郡守府,堂屋。
赵恒身着一袭皂色锦袍,头上戴着一顶镶嵌了翠玉的双龙合抱紫金冠,端坐于屋中的太师椅上。
他微眯着眼,一边品茗,一边听萧何汇报诸事。
秦可卿亭亭立于赵恒伸手,用纤柔的十指,轻轻地为他揉捏着肩膀。
萧何低着垂首,立于堂下。
口中道:“启禀殿下,上一战的伤亡,已彻底点清。”
“大雪龙骑折损一百余人,普通将士折损近两千人。”
说话间,萧何的眼中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