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城门处。
上万名百姓站立在城门口,排队等着京城。
他们皆拖家带口,身上负着沉重的包裹,脸上满是悲痛与哀愁。
甚至许多人身上都染着血,带着伤。
但当他们瞧见赵恒策马而来时。
所有人都好似看到了希望与信仰一般,双眼中迸发出明亮的神采,齐齐跪倒在地。
高声道:“草民叩见九殿下。”
“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对于这一群百姓来说,赵恒便是他们的天,是比那天高水远的皇帝更值得信赖的统治者。
就算是赵恒要造反,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跟随着赵恒。
同他一起反!
在雁门关百姓的心里,只有九皇子,没有皇帝。
赵恒端坐于赤兔马的马背上。
抬眸望着这上万名对他极其臣服与信仰的百姓,他的眼中划过了一抹满意。
这些人便将是他民心所向的开端。
是雁门关发展的基石。
他在民间的声望,亦可通过这上万名百姓,如星火燎原一般,燃至整个北疆,甚至是整个大乾。
得民心者,得天下!
届时,赵朱与皇帝还能凭何,同他一夺极位?
“众子民,平身。”
随着赵恒的这句话,万数百姓皆蹒跚着从地上站了起来。
看着他们脸上的悲痛与身上的伤痕。
赵恒继续开口道:“突厥屠杀了你们的亲人,毁了你们世代生存的村庄,你们不恨吗?”
此言一出。
所有百姓都握紧了拳头,眸中迸发出强烈的恨意。
高声应道:“恨!”
又其余零星的声音,从民众之中传了出来。
“突厥狗杀了我的爹娘,我恨不得将他们扒皮抽骨,吃他们的肉,饮他们的血。”
“我愿化为厉鬼,纠缠着突厥,让他们世代不得安宁。”
赵恒听到了这些言论,又看到上万人脸上,如出一辙的恨意与煞气。
他横戟立马,继续道:“既然恨,便该拿起武器来,保家卫国,报仇雪恨。”
“只有主动出击,才能保护家园免受匈奴的冲击。”
“才能避免今日的悲剧再度重演!”
众百姓闻言,心中皆生出了万丈豪情。
尤其是青壮男子。
他们恨不得能立刻拿起刀,冲入匈奴的营帐中,砍杀匈奴。
“我要入伍从军!”
“我要为我的爹娘报仇,要杀光那群突厥狗。”
“求殿下能给我等一个报仇雪恨的机会。”
瞧见一众百姓们脸上的战意。
赵恒微微点了点头。
握起方天画戟,用戟尖指向了新兵训练营的方向。
“往西三里路,便是雁门关的新兵训练营。”
“所有欲为入伍从军,提刀砍杀突厥者,皆可前去报名。”
“本殿下静待同诸君并肩作战的那一日。”
话音落下,赵恒便转过身,策马进入了雁门关之中。
关外的上万百姓中,则掀起了一阵小小的轰动。
有不少被突厥杀了爹娘亲人,只余下了自己一人的男子,当即便毫不犹豫地退出了入城的队伍。
抬脚往新兵训练营的方向走去。
满门血恨,哪能不报?
其余有家有室的男子,在拥抱了妻儿后,也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去往新兵训练营的路。
殿下说的对。
唯有提起刀,杀光突厥,才能永远地保护他们的家人,使家人免受突厥的侵扰。
不到半盏茶的光景。
等在城门口排队入城的人,便已经少了四成。
余下的只有侥幸逃过突厥屠杀的老人,与妇女孩童。
……
与此同时。
赵恒已进入了雁门关中。
萧何、贾芸二人,在忙着指挥人登记入城百姓的籍贯,安排他们的住处。
又指挥城中大夫,为身上负伤者处理伤口。
可谓是忙得不可开交。
但在看到赵恒时,萧何还是第一时间放下了手头的活,小跑到了赵恒跟前。
拱手行了一礼后。
张口道:“启禀陛下,雁门关周边的四十三座村庄,已经安排人尽数寻了一遍。”
“有十三座村庄还未收到突厥军的蹂躏,所有人都暂搬至城关之中。”
“二十三座村庄已被突厥军侵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