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张燕派回冀州,是要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好好恶心一下袁绍的。
你不是在后面给我捣乱吗?那我可就不客气,要拆家了哦~
“国忠,当初黑山军真的有百万之众吗?”华雄怀疑这里面有水分。
“呃……主公,实不相瞒,”张燕有些不好意思:“真正有一战之力的黑山军骑兵是12000多人,当然,现在只剩下一半了,另外还有20000多步兵,20000多拿起武器勉强能装装样子的青壮劳力,10多万的家属,10多万的流民……百万之众,不过是虚张声势~”
“也就是说,小三十万的人口还是有的?这些人此时都在何处?”
“原本是分布在常山国、赵国和中山国境内,因为……因为主公在中山国给了高览太大的压力,为了保存实力,黑山军现在主要是在赵国和常山国境内活动了~需要现在立刻拉拢过来到幽州吗?主公放心,属下在黑山军中的威望没得说,一呼百应!”
“这一点我是相信的,不然这些骑兵不会誓死追随,死战不退,”华雄点点头,表示认可:“只不过,这几十万人要是来幽州的话,动静太大不说,还有些浪费了,其实……把他们放在冀州意义更大~”
“……明白了,属下这就回去指挥他们……”
“不不不,国忠是要回去的,但是,是去中山国,去卢奴,解决高览这个麻烦,常山国和赵国那里另有一个玩法,除了杜长,还有没有能力不错,靠得住的将领?”虽然势力发展很快,但是,一到用人的时候,华雄还是有些捉襟见肘,基层干部、中层领导、谋士,都缺。
“……孙轻、王当都是追随属下多年,可以一用~”
“……好,接下来国忠只需……如此这般……”对于这两个从未听过的名字,华雄也没抱太大的期望,却也不好扫了张燕的面子,所以,还是布置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
………………
15天后,率领骑兵第二师杀回中山国的张燕“通告”全国,宣布迷途知返,不再被袁绍这等地方“反叛势力”操控,要帮着天子扫荡这些伪君子,宵小之辈,再造强汉,随后,配合早就在这一带活动的马超、马岱、庞德以及徐晃,四面出击。
与此同时,活跃在赵国和常山国的黑山军,分别成立了第一游击支队和第二游击支队,孙轻和王当分别出任支队司令,化整为零,将十几万流民、青壮劳力充分调动起来,以井陉山、赞皇山、逢山等为根据地,遁入山林,而后,多则七八百人,少则三五百人为一伙,四面出击,很快,便将常山国和赵国搞得狼烟四起。
不出个把月的时间,之前还和董卓方面达成默契,喜滋滋的看着华雄和公孙瓒打消耗战的袁绍,便发现,战火已经在自家的后花园燃起来了,几乎每天,各地都有人口被掳掠,财富被洗劫。
财富,进了黑山军“游击支队”的口袋,通过以战养战的方式,实现了“财富自由”,而被劫走的人口,一部分转化为黑山军,一部分被贩卖到了并州和凉州换来战马等资源——这两地人口资源紧缺,流失严重,低成本的交易过去,马腾和张辽等人自然是高兴得很,得了便宜卖乖的同时,对真正的幕后大佬华雄更是好感度暴增。
赵国的常驻在册人口不到20万,常山国则是不到60万,也没好到哪里去,在冀州属于中等偏下水平,所以,被哐哐一顿掏之后,严重大出血,当时就躺地上不行了。
袁绍对此极为窝火:魏郡的坑还没填上(所以才不顾同盟,拼命的从幽州人力市场买劳动力),中山国和河间国正处于战乱之中,这赵国和常山国也要趴下了?当我四世三公的袁本初是摆设吗?
于是,咬咬牙,派张郃率领15000人马前往赵国,淳于琼率领15000人前往常山国,开启了“围剿”——史称第一次围剿。
派颜良文丑前往中山国,配合龟缩在卢奴的高览所部主动出击,寻找马超和张燕所部决战,一战定乾坤。
同时,以沮授为“团长”,田丰为“副团长”的“外交天团”一行百余人,前往雒阳会见董卓,寻求“全方位合作”。
后院起火顶不住了,强大如袁绍,此时也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全然没有了之前朝堂之上和董卓正面开怼的霸气。
没办法,那时候虽然是“四世三公”,但“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现在呢,家大业大,接盘了冀州后,又贵为盟主,身后跟着不少混饭吃的小弟不说,还和冀州世家大族深度捆绑。
现在,华雄的存在,已经严重伤害了世家大族的切身利益,他们已经对袁绍的不作为感到不满,甚至,对他的能力,也深度怀疑。
察觉到这种危机,袁绍当然不能坐以待毙,除了在军事方面做出补救,还要在政治外交方面采取必要措施——这并非袁绍的个人意志所能决定的,在世家看来,反对董卓和支持董卓,并不重要~
哪种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