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朱标未能登上帝位,不仅仅是大明朝的不幸,更是洪武年间所有官员的不幸。】
【大明第一位倒霉太子盘点结束,三日后将盘点大明第二位倒霉太子。】
这两句话结束以后,光幕再次恢复成了一开始的样子。
最后的这几句总结,也让整个大明的朝堂再次沸腾了起来。
原本因为光幕里的那些话,不少官员的心都偏向了现在年仅十岁的燕王。
毕竟燕王以后明成祖的名号,这至少是保证了他算是个明君。
而不管他们的太子殿下,在光幕之中被如何的称赞。
现在都有一个最致命的问题摆在他们所有人面前。
太子朱标好人不长命啊。
如果注定他们的太子爷要在壮年早逝。
然后再次重演光幕上所说的一切。
那还不如趁现在就让他们的皇帝改立燕王为太子。
到时候还能让朝堂少些波折不是?
但是当光幕上最后的总结出现,那些个大臣心中的想法顿时又转了个弯。
他们还是期待皇帝能够从民间寻得神医,保佑他们的太子成功继位吧。
不然就凭光幕里所说的洪武四大案件。
他们谁也不敢保证自己能活着从这四大案当中脱身。
第二日早朝。
朱元璋果然是下发政令,要求召集天下所有名医。
更是直接下令,凡明朝皇帝。
非嫡长者不可居之。
若是有人敢犯上作乱,大明所有藩王都必须护卫中央。
还颁布了一系列保证下一位君王继位后稳固的政策。
这些政令一出,几乎是所有官员都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
这是防着燕王呢。
这也证明了朱元璋在朱棣这个历史盖棺定论的明君。
和充满了未知数的太子朱标之间选择了朱标。
虽然早就知道结果大概率会是这个样子。
但是当朱元璋眼里的眼神放在朱棣身上的时候。
朱棣心中还是掩盖不住一阵的失望。
只是在自己皇父严厉的目光中,朱棣丝毫都不敢表露出来。
........
唐,长安城。
李世民正和长孙无忌坐在桌前,二人面前正摆着一盘棋局。
“辅机啊,你觉得那位明太祖会如何抉择?”
光幕散去后不久,李世民也对着长孙无忌开口。
“臣是臣子,自然是选择做慈父。”
“陛下您是万民之主,您的选择又岂是臣能猜到的。”
听到长孙无忌滑不溜秋的回答,李世民笑着下了一子。
“你还是这么滴水不漏啊。”
君臣二人又下了几个棋子。
李世民才开口。
“不知道这明太祖和他的皇后感情如何?”
“不管是什么人,也抵不过陛下和文德皇后情深。”
李世民的这个问题长孙无忌可就不会再回避了。
毕竟李世民和自己妹妹的感情,那以后绝对是能够有史书标榜的。
听到长孙无忌这么说,李世民果然是脸上也带了笑。
“若是这个朕是明太祖,成祖恰巧也是皇后所生,朕倒也可以做个慈父。”
“只要他安安分分的,倒也能相安无事。”
“皇宫中不知道有多少医术好的御医呢,既然知道了太子有一劫,还愁躲不过去吗?”
李世民说完,又在棋盘上落了一子。
原本还处于对峙局面的棋盘瞬间倒向了李世民这边。
“若是这个明成祖不是皇后所生,又因为神迹中所说的事情起了妄念。”
李世民接下来的语气中都带上了杀意。
“那这个儿子就留不得了。”
在李世民这里,可没有什么不杀亲子的规定。
当初玄武门之变的时候,他的那些嫡亲兄弟几乎被他杀了个遍。
现在他正是大权在握的时候,如果有儿子不听话。
他可是丝毫都不会手软的。
就算他现在对太子李承乾有所不满,再也没有要废了他的意思。
退一万步讲。
就算李承乾被废除了太子之位,那他的下一任太子也必须是文德皇后所生。
至于那些庶子,从一开始就被他排除在了皇位继承人的外面。
李世民代入一下。
自己的承乾英年早逝,他扶持了嫡长孙上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