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七章 千古耻辱,太监掌权 (1/2)

“老四,你胆子大了。”

朱元璋这话说的语焉不详。

不知道是在说朱棣敢于把他的野心暴露在朱元璋面前太过大胆。

还是说朱棣敢在自己的大哥英年早逝后,夺了自己侄子皇位这件事情太过大胆。

朱元璋这句话并没有完全的表明他的态度。

就算是朱标自信于自己的老爹对自己和对其他的儿子是不一样的。

但他毕竟还年轻,还不是历史上那个已经替洪武皇帝处理了多年政务的太子朱标。

况且他从小接受的就是为君之道。

一位英明的开国君主,在关键时刻是可以舍弃自己的感情的。

更何况自己在光幕之中所说的早逝。

无论如何,也会成为自己身上一个最大的问题。

“标儿得上天庇佑,凭着上天所赐的手册必然会逢凶化吉,长命百岁。”

朱元璋的下一句话,就让朱标把自己的心又放回到了肚子里。

也让朱棣再次低下了自己的头。

等到朱元璋把目光从朱棣的身上移开。

朱棣这才发现自己身后已经被汗水完全浸透。

他又重新站回了那几位兄弟的身旁,和其他人一起把目光投向了光幕。

【明光宗朱常洛功绩不算多,但在当时的大明来看,他已经努力做出了他能所做的最好的决定。】

【其身上的奇闻异事便是晚明三大疑案又称明末三大案。】

【明朝末期宫廷中发生的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的总称。】

【这三起事件标志着明末纷乱和衰亡的开始,故有“三大案”之称。】

听到这位朱常洛就已经处于大明衰败的时期了。

朱元璋等人的脸色也再次严肃了起来。

【第一为梃击案。】

【即疯汉张差闯入太子宫,持棍乱打太子朱常洛,惊动朝廷。】

【太子之争,举棋不定酿祸端,是报复,还是栽赃,扑朔迷离。最终以张差之死而告终,梃击疑案糊涂了结。】

【第二为红丸案。】

【太子朱常洛继位时在登极大典上,“玉履安和”,“冲粹无病容”。】

【行走、仪态正常,没有疾病的症象。】

【更是在明神宗皇帝病死后登基前就已经颁布了各发银100万两犒劳辽东等处边防将士,罢免矿税、榷税,撤回矿税使,增补阁臣,运转中枢,“朝野感动”。】

【据说,朱常洛登基十天后郑贵妃献上美女十人,朱常洛便一病不起。】

【朱常洛因为惧怕死亡,决计服用红丸,即为丹药。】

【史书记载朱常洛初服一丸,四肢和暖,思进饮食,再进一丸,于次日凌晨即亡。】

【此药为红色,称“红丸”。】

【朱常洛的死亡到底是因为他自己身体虚弱,还是因为吃了红丸?】

【红丸的存在到底是什么人在背后策划,这些都是千古疑点。】

【其三为移宫案。】

【朱常洛极为宠幸一个李姓女子,甚至将其封为贵妃,太子由贵妃抚养。】

【朱常洛驾崩的时候,太子年仅15岁。】

【李贵妃试图登上皇后的宝座,掌控皇太子。】

【更是在朱常洛逝去后,联合自己的心腹太监魏忠贤依旧坚持居住在乾清宫,甚至要求皇太子将奏折拿来给他看。】

【事情僵持了三年,最终,以李贵妃搬走为结束。】

【这三大案都是与明光宗朱常洛有关,同时,这三大案也是表明了明朝几乎耗尽了所有的气数。】

【接下来就是战乱不断,宦官掌权。】

【继位的太子更是成了地表最强木工,他的逝去也代表了大明彻底没有了强盛的时期。】

【几乎无力回天。】

【大明第二位倒霉太子盘点结束,明日清晨将进行新的朝代抽取。】

这话结束以后,光幕再次熄灭。

成为了半空中一个半透明的存在。

光幕虽然消失了,但是大殿之内还是一片沉寂。

不少人都偷偷的把目光投向朱元璋,朱标和朱棣父子三人。

朱元璋的脸色也是喜怒不辩。

扑通一声。

也不知道是哪个臣子第一个跪倒在了地上。

“陛下,宦官识字为祸无穷。”

“宦官奸佞历朝历代屡屡作乱,阿谀奉承,颠倒黑白。”

有了一个出头的,其他的门臣武将也纷纷跪倒在地上。

文臣说。

“宦官魅惑君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十七章 千古耻辱,太监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