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三章 倒霉蛋扶苏 (1/2)

谁还没有个儿子了呢?

谁会把皇位传给自己的侄子?

心中怀着这样的想法,嬴政最后一丝的怒火也消失殆尽了。

现在知道扶苏有问题,那就还能补救。

三日后。

嬴政看着天上的光幕,脸上倒也没有多少的惊慌。

遇见问题就要解决嘛。

况且他现在已经想好了解决的办法。

【秦朝倒霉太子盘点开始。】

【他是始皇嬴政的长子,虽然没有太子之名。】

【但在整个大秦几乎已经被放到了帝位继承人的帽椅子上。】

【刚毅勇武,信人而奋士。】

【为人宽仁,有政治远见。】

【深受儒家学说的影响,曾经多次与其父始皇嬴政持不同意见。】

【具体出生年月已不可考。】

【历史记载中最为著名的一件事情就是秦始皇三十五年,侯生、卢生相互讥讽、评议秦始皇的暴戾,并因此逃亡而去。】

【秦始皇闻讯勃然大怒,于是命令御史拘捕审讯咸阳城的术士。】

【术士们彼此告发,秦始皇就亲自判处违法犯禁的四百六十多人。】

【把他们全部在咸阳活埋。】

【扶苏针对始皇帝坑术士一事,曾上书劝谏秦始皇。】

【“天下刚刚安定,边远地区百姓尚未归附,儒生们全诵读并效法孔子的言论,而今陛下却用严厉的刑法处置他们,臣担心天下会因此不安定。希望陛下明察。”】

【秦始皇大怒,于是将扶苏发配,让他前往上郡监督大将军蒙恬的军队。】

【协助蒙恬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匈奴。】

【同时,此事也是在后世的历史中都非常出名的始皇焚书坑儒事件。】

【在后面的朝代中,有不少朝代都将其污蔑为始皇残暴不仁。】

【在后世焚书坑儒时,常被理解为嬴政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抹杀人民思想。】

【并且凭借自己的地位烧毁了天下所有的书籍。】

【焚书被理解为焚烧了天下所有的古籍,坑儒则是坑杀了当世所有的知名儒生。】

【始皇本纪曾有记载,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

【但这记载后面还有一句: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始皇嬴政在焚烧那些典籍之前给了30天的时间,当初各个学派的弟子完全可以将这些书用脑子记录下来。】

【并且有一大批书籍是不在焚烧之列的。】

【如果说焚书这件事情可以说是始皇帝做的不对,但是坑儒就完全是后世的抹黑比较多了。】

【坑儒是坑杀了460名涉嫌诽谤秦始皇言论的江湖术士和反对秦朝统一和法家思想的儒者。】

【并不是像后世的一些理解当中,将所有的儒生全部坑杀。】

【虽然焚书坑儒放到后世来看确实有些残暴,但在当初,秦国刚立的情况下已经是最好的选择。】

嬴政看着光幕之上对自己焚书坑儒这件事情还算赞同。

脸上的表情也更好了一些。

不错。

他作为一个帝王,首先要想的自然是他们秦朝的统治。

他自己并不认为做的这些事情错了。

虽然他也不是很介意后世会如何的评价他。

但是能得上天的一句赞扬还是好的。

【同时,扶苏被贬到上郡。】

【也不是像许多人理解的一样,秦始皇嬴政就这样放弃了自己原先选定好的继承人。】

【上郡是由当时被称为中华第一勇士的上将军蒙恬在的。】

【蒙恬手下几乎有着秦朝大半的军队。】

【况且蒙恬的蒙氏一族是完全被秦始皇划分到了扶苏的身后。】

【他们是扶苏最为坚定的支持者。】

【嬴政将扶苏贬到上郡,恐怕更多的是为了历练自己的这个继承人。】

【如果嬴政真的要放弃自己的这个继承人,大可以选择直接将其赐死。】

【毕竟放一个完全不准备让他继承皇位的人手底下带着大量的军队,这对一个帝王来说是一件极为不安全的事情。】

【但是很可惜,始皇嬴政并没有下旨确立过扶苏的皇太子地位。】

【这也令两年后始皇嬴政逝世后,扶苏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看到光幕上说,扶苏被自己贬到上郡去是始皇三十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