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到底是一碗粉,还是两碗粉?【求鲜花、月票、评价票、打赏!!】
县长要公平,那就给他公平!
黄四郎在意的从来都不是底层民众能不能活下去,因为他不是皇帝,不需要靠着子民。
他是一头吸血鬼,就算子民们不服他、不发自内心地尊敬他也没关系。
靠着烟土,靠着和老美做生意,黄四郎能赚的“Dollar”大大滴有!
所以他不需要人们敬他爱他,只需要人们怕他就可以了。
而张麻子这个突然杀出来的程咬金,在此时的黄四郎看来,不过是一只可以用来随意玩耍的“蛐蛐”而已。
不需要因为他浪费什么资源,只需要慢慢用他的方式玩死他就可以了。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能得到一些利润,那就是“意外之喜”!
所以,在武智冲回来报告的时候,黄四郎以浑然不在意的说道。
“那就把卖凉粉的叫来。”
“县长喜欢断案,那就安排一点案子给他断呗!”
从这里,黄四郎的阴险已经初见端倪。
而画面切换之后,张麻子和六子的对话,就单纯是做张麻子的“人设”了……
六子没什么文化,但很听张麻子的话。
张麻子不让他当县长,那他就不当县长;
张麻子不让他当麻匪,那他就不当麻匪;
张麻子让他去留洋,那他就去留洋;
也正因为他太过“天真”、“耿直”,最终才死在了胡万等人的阴谋中……
不少在电脑前看到张麻子和六子轻松对话的观众,脸上都不由自主地露出了笑容,说是父子情深也好,说是诙谐搞笑也罢。
总之,这一小段,为之前一直相对比较沉重的话题增加了一抹色彩。
而他们显然不知道……
这份轻松,就是为了之后更加沉重的痛苦而铺垫!
卖粉的被喊到了黄四郎的碉楼中。
如果不是因为这件事,他这辈子也别想踏足这个地方……
看着面前的富丽堂皇,看着高高在上的黄老爷,孙守义的内心防线已经全部崩溃了。
他语无伦次,他不知道该恐惧还是该激动,他只知道……在这种时候,必须听黄老爷的,如果不听,那就会死。
不光他死,他全家老小都会死……
于是,顺理成章的,一场并不精细、并不宏大,也没有什么曲折婉转、阴谋诡计的“台上戏”就这么开始了。
唱戏的,是胡万、武智冲、孙守义,以及……六子。
听戏的,是鹅城的族老。
这里面,要说一个虽然简单,但全片中并没有单独讲清楚的设定。
族老……
这是个什么层次的群体呢?
往大了说,他们是鹅城的统治阶级,平日吃喝玩乐、不事生产,遇到些什么事他们也得掏钱。
在黄四郎、胡家三人组之下,也就是这些族老了。
他们依附与两大家族和黄家,为他们鞍前马后,也分得他们庞大利益之下的一小部分。
而往小了说……
他们和鹅城的百姓,是没什么区别的。
黄四郎要他们往东,没人敢往西;
两大家族让他们打狗,没人敢撵鸡。
就连黄家近臣里面地位最低的胡万,在这群族老面前,也可以耀武扬威、嚣张跋扈,对他们呼来喝去。
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是被排除在核心权力阶级之外的一个群体。
这个群体中比较典型的代表,其实就是武智冲……
武智冲是族老吗?
不是。
但他的地位、行为、思考方式,都与族老没有任何区别!
胡万在黄四郎的面前是坐着的,武智冲在黄四郎的面前是跪着的;
在两人假死后,胡万仍然可以戴着面具,成为暗中的力量,而武智冲直接被打成了光膀子的屁民……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武智冲都不是能挤进核心权力阶级的人。
但他偏偏还能赚点钱——甚至在外人面前,他还能对底层百姓动辄拳打脚踢!
为什么?
因为,无论是族老的权利,还是武智冲的权利,都是黄四郎“赏赐”给他们的。
当黄四郎不想赏赐了,或者他不需要这些人为自己“圈养”那些底层的百姓了,那这些人,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作用。
总之……
这是一个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的群体。
而在鹅城底层的百姓眼中,平日能看到的,就是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