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东西归置好后,韩卉赶回樟树村。本想回家休息下天亮再进山,没想到家被烧了,烧得就剩下几堵黑乎乎的墙。
韩卉叹了一口气,去后山将废窑的粮食收进空间,然后又将其放入家中地窖。鬼子仓库内的粮食全都是白花花的大米,不好拿出来,自家的粮食就无所谓了。
正准备出地窖,她听到外面有脚步声,她趴在地窖口没动。
“韩姑娘,是你吗?”
听到是王军的声音,韩卉将枪收了起来爬出地窖:“王军哥,你怎么在这?”
王军解释道:“大家伙逃得急什么都没带,去南湾连做饭的家伙什都没有。我趁着晚上带他们回了趟村,将用得上的东西带上。我猜你肯定会回来,就在这附近守着。”
韩卉问道:“乡亲们家里的东西损坏了很多吧?”
王军压低声音骂道:“这些个畜生,带不走的就砸了烧了,乡亲们们的锅碗瓢盆砸坏了许多,红薯干菜等吃的倒地上踩得不成样,被褥还扔猪圈狗窝,有几家房子弄得臭气熏天。”
不过最惨的是韩家,房子都被烧成废墟,什么都没有了。
房子烧了,韩卉只是可惜了里面的东西,再多的也没有。不过当着外人的面,她不能无动于衷。
韩卉骂道:“这些畜生,全都该死。”
谈完村里的事,韩卉跟王军说了县城的情况:“鬼子那边非常平静,我猜他们应该还没得到消息。”
王军点头说道:“他们最早也要明早出发。我已经交代了我爹,等天亮他就会带着乡亲们去南湾。”
“你不走吗?”
王军解释道:“大家带着孩子跟行李,会走得很慢。我要带着兄弟们留下拖住鬼子,这样他们才有足够的时间转移。”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韩姑娘,你的事,我爹都跟我说了。韩姑娘,我希望你能加入我们的队伍。”
山里非常缺粮,他回来是想弄些粮食回去,倒没想到碰到韩卉这样一个好苗子。
韩卉委婉拒绝了:“我本来准备等天气转凉带我娘去上海找我大哥。现在房子烧了,我准备现在去。”
原身父亲韩永璟,二十三年前在黄淑芬才刚生下儿子韩孟阳月子期间去了上海,没多久在那儿另安了一个家。八年后韩老爷子五十寿辰他回来了,也是在这段时间黄淑芬怀上了原身。在原身三岁时哥哥韩孟阳被送去上海念书,隔五年他考上了大学。去年韩老爷子突然没了,韩永璟跟二老婆赵安娜带着孩子回来奔丧,却不见韩孟阳的身影。
韩永璟说韩孟阳两年前去了北平,然后失去了联系,他的小老婆赵安娜话里话外韩孟阳死了。黄淑芬受不了这个打击病倒了,原身心里彷徨也跟着病了。
根据原身的记忆,上海非去不可了。一是去上海打探韩孟阳的消息,毕竟是亲哥,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情况;二是欠下系统的债务,去了上海她能立即还清;三是这个时代的上海滩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商贸条件,那边物资丰厚;其四,那里因其自身的政治经济特殊性,是jd的主要活动场所,在那儿可以杀汉奸以及获取情报。
王军蹙着眉头:“上海离我们这儿有上千里,现在外面又那么乱,还有你爹……你们就算抵达了上海,怎么生活啊?”
韩卉说道:“我大哥失踪以后,我娘整日以泪洗面……王大哥放心,我们手里还有积蓄,够我们在上海安顿下来。”
见她做了决定,王军也没再劝了。
韩卉又道:“王军哥,我刚进地窖看了,我家的粮食都还在。”
王军不可置信地说道:“你家粮食还在,这怎么可能?”
韩卉解释道:“我家有两个地窖,前面的那个地窖被发现,菜园里的地窖只我跟我娘知道,所以粮食没被抢。”
想到韩卉说他们要去上海,王军有些急切地说问道:“韩姑娘,我们队伍现在缺粮食,你能否将你家的粮食卖给我们。”
见她摇头,王军有些失望,不过粮食是韩家的,怎么处置也是人家的权利。
韩卉说道:“鬼子进村,各家的粮食被搜刮糟蹋得差不多了。去了南湾,估计没现成的地种,没粮食很难熬过去这个冬天。王军哥,这一批粮食我想送给村里的人。”
家里的囤粮送给樟树村的村民,放在黄家跟空间的粮食自己留下小部分,其他的给南湾的游击队。
王军觉得她真是赤子之心,但不同意她捐粮:“你有这份心很好,但大家伙也不能白要你的东西。你们去上海也要盘缠,到那边还要生活,得多带点钱傍身。”
不等韩卉开口,他又说道:“昨日打扫战场,收缴了两百六十个银元跟两条小黄鱼。韩姑娘,这些钱够买你家粮食吧?”
韩卉点头表示够,然后将他带到地窖口:“粮食都在地窖里,你们自己搬,我要去找我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