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儿子长大了,能够代替自己成为家庭顶梁柱,父亲杨建国那叫一个欣慰。“儿子,你就放心去干,家里有我和你妈呢。”
“家里事,你不用管,有什么事我们都能处理。”
“爸,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以后,家里有什么事还是你们去,我这边回家也就是有事了,偶尔能回来。
平时的话,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我就不回来了。”
以前,有他没他都一样。
可是作为一个富豪,家里有事你要是不回来,那么大家都会说你看不起人。
别人他不知道,但是杨昆作为一个村里土生土长的年轻人,对于农村还是很有感情的。
父亲点点头。“嗯。”
“对了,一会你也去你二伯老伯他们那里看看。”
送礼倒是其次,炫耀才是真的。
虽然都是亲兄弟,而且感情,关系都挺好,但是谁没有争强好胜的心?
“嗯,一会我就去。”
杨昆从小家里条件就不好,所以很多时候,都是看人眼色的。
不用看人眼色的人有,但是大多数谁不是看碟下菜看人眼色?
开着车,后备箱里还有多余的烟酒。
一般情况下,送礼很少有为女人准备的。
一箱酒,两条烟,这就是大多数人送礼标准。
单独为女人准备化妆品的?肯定存在,但是大多数没有。
轻车熟路,把车听到二伯家门口。“二伯在家呢吗?”
“嗯,小昆啊,快进来进来,怎么还带东西啊,又不是外人。”
在农村的想法里,只有去外人家里做客,才会送礼。
这是谁啊?这是你的叔伯兄弟,你送啥里?
不过杨昆作为晚辈,给长辈送礼也是应该的。“二伯,这是给我爸买的,正好你和我老伯,一人一份。”
“行了,下次别带了啊。”
杨建立还是很满意的,不过真没必要。
毕竟,又不是外人,不讲究那个。
你要是外人的话,逢年过节你得给用得上的关系送礼,可是亲戚间就没有这个必要了。
当然了老丈人是必须送的。
其他的,真没有送礼的。
你给谁送啊?你给他送的着吗?
杨昆满口答应,不过却没有在意。“二伯,你们先带着,我去老伯那把东西给他送过去。”
“嗯,一会过来吃吧?正好陪我喝点?”
杨建立可是知道自己侄子现在发财了。
杨昆没有答应。“不了,我爸还在家等着呢,要不你一块吧?”
“我再叫上老伯。”
“行,一会我过去。”
如果是城里人看到这一段,肯定会很好奇。
但在农村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因为杨建立和杨建国那是亲兄弟。
自己侄子这么长时间没回家,他过去一块吃顿饭,这是很正常的。
像刚才一样,杨昆开车来到了老伯家里。“老伯,在家呢吗?”
“你老伯还没有下班呢,小昆回来啦,多会回来的?”
说话的是老婶,正在做饭。
华夏的传统是男主外女主内。
老伯去上班挣钱,老婶虽然也挣钱,但找了一个时间相对自由点的工厂。
不为别的,为的是老伯下班回家,堂弟下班回家能有口热乎饭吃。
杨昆回答道。“今天回来的,我这买了点烟酒,二伯和老伯一人一份。”
“你看你这孩子多见外,是外人吗?你就买东西。”
老婶赶紧的客套着。
而杨昆也说了一句话。“真不是见外,只是买的多了,正好老伯也抽烟就给他带点。”
“这还差不多,你老伯啊,今天估计得喝两杯。”
侄子的成长是每一个长辈都高兴的事。
毕竟杨昆是他们看着长大的,杨昆有出息,她们多少也能沾点光。
这是很正常的想法,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嘛。
为啥杨昆以前要看人眼色,不也是因为别人有钱,万一有用的到他们的地方?
杨昆已经邀请了二伯,邀请老伯也是应该的。“正好我今天回来,一会老伯要是到家,你让他去我那吧。”
“行。”
老婶记住了这个事。
等杨昆走了,立刻给老伯杨建军打电话。“建军,小昆来送东西,让你中午去大哥那吃呢。”
“哦,我知道了。”
老伯正在干着活,但实际上都在等着下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