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面流传。】
【此时朱棣所在的地点是宫中的演武场,他挥舞着沉重的大刀,一招一式的演练着他自战场上学来的杀人技。】
【各朝各代的人们观之,不由心生赞叹,好一位杀伐猛将!】
【当朱棣结束训练后,一个侍卫畏畏缩缩走来,他是来帮长官向朱棣问话的,他单膝跪地,说道:“殿下,上官让我请教您,人只有九族,没有第十族怎么办?”】
【朱棣瞥了他一眼,将大刀重重的杵在地上,冷哼道:“没有第十族,那现在就有了!”】
【“罪人的朋友和学生,是为第十族!”】
【方孝孺的结局:凌迟,灭十族。】
【朱棣兑现了他的承诺,纳了他方孝孺的谏言!】
......
商纣王帝辛:坏了,我爱发明寡人拿不到第一名了。
秦二世胡亥:乃乃的,怎么与朱棣相比,朕也是仁君了?至少朕就算把脑袋撬开,也只晓得如何诛九族。
韩非子:真是善于纳谏,我简直就是佩服至极了。
张道陵:这方孝孺真是该好好感谢一下朱棣,毕竟这么善于纳谏的王者,还真是少见。
朱棣:谢谢大家的夸奖,本王都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了,非常感谢!
李白:谁夸汝了?刚刚突然诗兴大发,赠汝一首诗,黄汤灌汝口,此物最醒狗;糖高莫上前,不赐一分甜!
杜甫:先生大才!与先生相比,吾等之诗才烂俗不堪!
陈汤:我貌似嗅到了沸羊羊的味道。
.......
明朝,建文二年
画面到了最后,方孝孺竟是直接瘫倒下去,两股战战,纵然用尽全力,也丝毫没有站起来的力量。
“燕王朱棣,我与你不共戴天!”
一道凄厉至极,撕心裂肺的声音从瘫倒在地的方孝孺口中喊出。
门生故旧,亲朋好友,尽皆被燕王朱棣那禽兽所屠杀殆尽。
方孝孺此时的心中只剩下一句话,朱棣,我要你死!
而朝堂中的大臣们,也尽皆是义愤填膺起来。
此刻,他们几乎是有了一个共识,诛杀燕王!
方孝孺回过头来,瞧着朝堂中的众人,脸上略带着些讥讽的笑道。
“诸君,此刻也与吾一般了。”
“诸君皆是吾之好友啊!”
黄子澄率先站了出来,他五体投地,跪向建文帝朱允炆,声泪俱下道:“燕王暴虐无道,噬杀成性,毁大明朝纲,夺江山社稷,应尽起朝廷大军,镇压逆贼,剿灭不臣!”
齐泰也从官员队伍中走出,端端正正的跪下悲道:“臣附议!”
而后其他大臣也纷纷下跪,“附议”之声在大殿中不绝于耳。
建文帝朱允炆坐在皇位上激动的浑身颤抖,他清楚且清晰地意识到一件事。
有这样同心协力的大臣,他燕王朱棣怎能抵挡。
随即,朱允炆重重的点头,
“众爱卿,为朕剿灭不臣!”
接着,黄子澄一拍脑袋,他想起了一件事儿。
那个离谱的命令必须得撤掉了!
黄子澄再次开口,他说道:“陛下,战场上不准伤燕王那个命令,还是撤掉吧。”
朱允炆犹豫了起来,
“可他好歹是朕的亲叔叔啊......”
方孝孺发怒了,他怒斥道:“是皇位重要还是背上杀叔叔的名声重要?”
“依我看,不准伤害朱棣那个命令不但要撤,还应该挂上赏赐,击杀朱棣者,封公赐爵!”
其他大臣们也是纷纷附议
见朝中大臣如此坚决,朱允炆犹豫片刻,也是点头了。
“那便依诸卿所愿吧!”
.......
唐朝,贞观时期
“滋~”
唐太宗李世民抿了抿嘴,发出了一声类似于滋的声音,他感叹道。
“燕王朱棣之创造才能,鲁班不及也!”
长孙无忌也是惊叹不已,他推了推旁边已经是呆呆傻傻望着天穹之上画面的房玄龄,开口道。
“玄龄,这朱棣真是残暴啊!”
房玄龄这才回过神来,他双手狠狠地揉了揉自己因为下巴张的太大,而变得有些僵硬的脸皮。
而后才缓缓开口,“朱棣,后世昏庸无道之君也。”
一道弱弱的声音传来,“可是朱棣善于纳谏啊。”
房玄龄顿时瞪大双眼,循声看去,只见得是一位小官,不知其姓名。
随即怒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