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面再一次流转。】
【这一次画面一片漆黑,透过隐约出现的光芒,各朝代的人们可以察觉到。】
【画面中有两个人,但因为太过黑暗,所以无法分辨他们是谁。】
【突然,一道声音传出,是朱棣的,那个豪迈不羁的汉子,各朝代的人们记得他的声音。】
【朱棣道:“先生,有何教我?”】
【那被朱棣尊称为先生的人开了口:“陛下,迁都吧,迁都北平。”】
【而这时,各朝代的人们才晓得,这个人是道衍和尚姚广孝!】
【朱棣疑惑问道:“为何呢?虽然朕也想让北平成为首都,但北平距离南方太远,运输成本太大了啊。”】
【姚广孝道:“南北分割400余年,北方百姓已与中原朝廷生出隔阂,若不及时修补,恐怕北方便不会是中原了,运输成本问题,可疏通水利,漕运解之。”】
【朱棣接话再道:“然后,顺便还能遏制蒙古,否则大明将难逃南宋厄运。”】
【姚广孝道:“因此,不得不迁都啊!”】
【朱棣道:“朕明白了”。】
......
郑成功:是他,是他,就是他,我们的和尚,姚广孝!
哪吒:原创不易,盗版必究,郑成功,你已有取死之道!
关羽:这姚广孝又开始献策了,几个意思啊?
刘备:二弟,我倒是认为你可能喜欢这个计策,国都在边境,天天打异族,日日打异族!
......
明朝,洪武十三年
明太祖朱元璋搓起了牙花子,他问道:“老四,你是怎么想的?你还真要迁都啊?”
朱棣摸着脑袋嘿嘿傻笑,“爹,这你可不就傻呵呵了吗?”
“姚广孝都说的清清白白了,我这不就是为了让南北分割的局面和缓起来吗?”
“而且,还能顺便打打北元,消除点威胁不是?”
朱元璋两眼一瞪,怒道:“咱问的是你为什么要迁都北平,将首都设在边境,你是真不怕后世子孙调兵不及时,直接被打到京城一锅端啊?”
朱棣脸色一肃,正正经经的拱手回道:“儿子不怕!”
“要么大明就亡,要么大明就强!”
“绝不能让大明落入南宋的地步!”
朱元璋心神震颤,这一刻,他发现,自己这才算是真正的认识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朱棣。
他喃喃出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老四,你做的对。”
......
明朝,永乐时期
北元
“卧槽!!!”
鞑靼大汗阿鲁台发出一声惊呼。
大帐中的众人循声望去,皆是疑惑不解,不晓得自家大汗又发什么疯。
而这时,阿鲁台才哭兮兮的道:“孩儿们,咱们的好日子过不长了啊!”
大帐中众人满脸问号,其中一个人问出了,他们都想问的问题。
“大王,为啥好日子过不长了?”
阿鲁台再道:“他狗入的朱棣要是真听劝,迁都到了北平,那后面他们岂不是想什么时候出兵就什么时候出兵?”
“这尼玛怎么受得了啊。”
“打又打不过,逃又逃不完,这不是纯纯欺负人吗?”
众人顿时便慌了,说的对呀。
可别听劝了,真听劝,我们可不就得完犊子了吗?
......
唐朝,调露年间
“媚娘,你说,朱棣迁都这事是对是错?”
唐高宗李治揉着自己的鼻子开口问道。
武则天沉吟片刻,看着李治的眼睛道:“我感觉不妥,自古以来......”
话刚刚起了个头,一声喷嚏就阻止了武则天的话语。
嗯,此时,一条晶莹剔透的龙涕挂在武则天的脸上,与武则天黑漆漆的脸色,显得那般相得益彰。
武则天张口几欲再言,最终还是憋了回去。
“臣妾退下了。”
武则天福了一礼,转身离去。
唐高宗李治满脸尴尬,但也不以为然。
至于武则天之前没说完的话,他是知道的。
自然,可能有的埋怨的话,他是假装不知道的。
武则天刚才想说的是,自古以来,国朝定都大多为洛阳,长安,这两个地方是有龙气的。
北平又算个什么玩意?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