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面流转。】
【这一次画面中出现的地方是一座蒙古式样的营帐。】
【营帐中两人撕打成一团。】
【“听我的,往西边跑!”一个体壮如牛的年轻人骑在一个满脸横肉的大汉身上大吼道。】
【满脸横肉的大汉使出劲力,狠狠一翻,将年轻人压在身下,“听我的!往东跑,东边安全!”】
【年轻人再次翻过来,“东边的兀良哈是明朝的附属,绝不会收留我这个元朝宗室,要去你去,反正我不去!”】
【大汉再次翻过来,狠狠地抓起年轻人的脑袋,怒吼道:“西边是瓦剌的地盘,才跟人家打完仗,他们怎么可能收留咱们?”】
【年轻人也发出怒吼,“那咱们就一拍两散,你去你的东边,我去我的西边!”】
【直到这时,各个朝代的人们才知道,这个年轻人是鞑靼可汗本雅失里,而那个大汉则是鞑靼太师阿鲁台。】
【在听闻朱棣亲率50万大军远征鞑靼后,这两个家伙没有半点抵抗之心,他们激烈争论的唯一目的,只是该往那边跑。】
【而现在看来,阿鲁台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本雅失里已经被朱棣抓住鸡脚了!】
.......
宋江:这这这,怎地就半点志气没有?不应该是团结一切力量,出战击溃明朝大军吗?
王莽:人贵在自知,这两个家伙是自知之明的,50万大军压境,就算他们有再多的智谋,也是,绝对挡不住的。跑,是最正确的做法。
宋江:哼!男人为什么要后退?男人就一直给我冲!否则就是乐色!
王莽:暂时的后退,只是为了之后更好的进攻,后退必不可怕,而且我敢说,这两人必然会成为明朝的大患,可能不是大患,但也是有不小威胁的。
孙权:咸吃萝卜淡操心,依我看来,这两个家伙都得死!
......
明朝,永乐时期
“啊?”
永乐大帝朱棣有些无言以对,他半点也没有想到,鞑靼的应对,居然会是直接跑路。
居然,这么没骨气的吗?
不过朱棣也知道,鞑靼是不得不跑的。
本雅失里和阿鲁台只能选择逃跑,也只能围绕着逃跑二字来发生争辩。
只是,太过让人啼笑皆非了呀!
他们就像是在演话剧一般,叫人笑话。
朱高煦等人也是觉得无言以对,他们打死也没想到,故事的发展居然是这样的。
跑了?
若真跑了也就罢了。
这本雅失里还真巧,跑到了点子上,撞到了他爹朱棣的大军。
能说,命中该绝了。
鞑靼
鞑靼太师阿鲁台放肆大笑,他指着鞑靼可汗本雅失里嘲讽道。
“让你丫的不听老子的,晓得谁对谁错了吧?”
本雅失里轻哼一声,
却也只能无奈的低下头,因为确实是这家伙赢了啊。
阿鲁台啧啧啧着嘴,围着本雅失里转了一圈又一圈。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啊。”
“现在不跟老子打架了吧?”
本雅失里默默摇头。
阿鲁台再一次放肆大笑,笑声嚣张恣意,引得本雅失里脸一遍又一遍的变黑。
“成了,不笑你了。”
阿鲁台在脸色陡然严肃起来,他拍着本雅失里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
“汗王啊,为今之计,唯有尽早跑路啊!”
本雅失里点点头,他开口问道:“那那些牛羊和财宝呢?”
“带上。”阿鲁台道,“但是不全部带上。”
“带上一部分足以支撑我们东山再起的财富就够了。”
......
唐朝,唐玄宗时期
“.......”
“.......”二人陷入了沉默。
良久,杜甫哈哈哈的笑起来,笑声虽有些尴尬,但也正算是解开了现在这尴尬的气氛。
李白喝了一口酒,摇摇头,疑惑不解道:“这两人就没有半点抵抗之心吗?”
杜甫道:“50万大军,神仙来了也难挡吧。”
“除非是那种一夫当关,千军万马当独木桥的地界,否则,力量差距过大还是早跑为好。”
李白摇摇头,开口道:“如今倒是不必再担心,朱棣会不会赢了?”
“毕竟他们都投降了,不是吗?”
杜甫道:“这倒是,不过,临水街的豆腐脑很不错,与我同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