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章 周成王在哪里?! 朱棣:hhhh,自焚死了 (1/2)

...

【画面继续。】

【燕王朱棣径直走下御台,来到那书生方孝孺面前,深深鞠了一礼。】

【他略微带着些谄媚的说道:“常闻先生大名,今日得见,果真不同凡响。”】

【然并卵,方孝孺并不理会与他,甚至还不给他回礼!】

【朱棣面上甚是尴尬,“先生不要这样,我不过是仿照周公辅政而已啊!”】

(商朝,周公辅佐周成王,代为摄政,从成王十三岁到二十岁,执政期间使周朝辉煌繁盛。)

【这句话成功激起了方孝孺的愤怒:“成王在哪里?!”】

【朱棣唯唯诺诺,“自焚死了。”】

【方孝孺再问,“成王的儿子呢?”】

【朱棣犹豫,“国家需要年长的君主。”】

【方孝孺步步紧逼,“那成王的弟弟呢?”】

【朱棣摆烂了,“这是我的家事。”】

......

刘如意:朱允炆在哪里?

刘长:哦?朱允炆?他不是自焚死了吗?相信我,他一定是自焚。

刘如意:朱允炆的儿子呢?

刘长:他儿子小小年纪,怎能担当大任,尽管让我来,我一定行!

刘如意:那朱允炆的弟弟呢?

刘长:你不要给我吱哇乱叫!你凭什么管我的家事!

周树人:阅读理解满分,好了,你们可以退场了。

朱棣:你们别看本王现在如此对待方孝孺,若是他不答应,哼哼。

赵光义:他不答应就不答应了,你还能杀了他不成?

朱棣:你以为本王不敢?本王直接给他大卸八块,丢锅里煮肉汤给他儿子喝!

李隆基:好好好,你开心就好。

......

唐朝,贞观年间

“好!”

“这方孝孺真是牙尖嘴利!”

一言既出,朝堂中近乎所有人诧异的目光都汇聚在了太子李治身上。

这时,李治才猛然发现,自己说错话了。

不由得,他的脸色尴尬起来,连忙摆摆手,尬笑道:“哈哈哈,错了错了,是能言善辩。”

于是以唐太宗李世民为首的众人这才放过了李治。

唐太宗李世民坐于朝堂最高处,摸着下巴疑惑道:“欸,你几个觉得这方孝孺会怎么死?”

“杖杀!”

“缢杀!”

“毒杀!”

“凌迟!”

“......”

瞬间,方孝孺无数的死法从大臣们口中喊出。

唯有一人始终沉默不言。

唐太宗李世民注意到了,他将目光投过去,张口问道:“长孙太尉,为何一言不发?”

受到皇帝的问询,长孙无忌犹犹豫豫的开口道:“微臣倒是觉得方孝孺不会被杀。”

“嗯?”唐太宗李世民眼中流露惊讶,“为何不会死?”

长孙无忌回道:“天道榜单之前也提过,这方孝孺是天下的读书种子啊!”

“这一听就是天下文人的精神领袖,名气极大,若是杀了,必生大患呐!”

“微臣观那朱棣也不是什么愚笨之人,而且还有如道衍那样的谋士,定然是知晓方孝孺是杀不得的。”

“就像陛下始终忍耐魏征一般,朱棣也定然会忍耐下来的!”

魏征:“???”

......

明朝,永乐时期

“......”

“......”朝堂众人一片沉默。

他们自然是知晓方孝孺最后的结局的。

但是看到朱棣那般和蔼可亲,礼贤下士(绝不是谄媚!)的对待方孝孺,他们心中还是忍不住泛起几分酸意。

朱棣可从来没有这样对待过他们啊!

果真就是青梅敌不过天降么?

好好好,咱们就是人老珠黄了。

面对朝中群臣那怨念满满的凝视,朱棣不禁浑身泛起了鸡皮疙瘩。

他连忙道:“下次,下次一定!”

......

周朝,周武王时期

周武王姬发坐于王座之上,看着下面站立的周公姬旦,眼中感动不已。

他情不自禁的走到姬旦身边,紧紧的握住姬旦的手,说道。

“鸡蛋儿,哦不,姬旦,多亏了你啊!”

姬旦两眼一黑,恨不得当场甩开姬发的手。

但奈何此时气氛如此情深意重,他便只能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八章 周成王在哪里?! 朱棣:hhhh,自焚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