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防线。
11月2日、3日,解放军部队在向敌防线前沿展开雷霆万钧般攻击的同时,穿插、迂回部队也从侧翼打响。
宋希濂、孙元良、何绍周等处在第一线的部队腹背受敌,全线动摇。
部署在东线的几位大员:川湘鄂绥署主任宋希濂、川鄂边绥署主任孙震、贵州绥署主任谷正纲等人的告急电报发至山城,西南军政长官公署的要人们大惊失色。
看到东部战线那一封封频频告急的电报,张群有写六神无主。
按照光头的判断,解放军将从北部进攻,因之,西南防御兵力的重点主要放在了北部。
可是,目前,解放军的进攻来自东部,张群心里犯开了嘀咕:“兵不厌诈,这究竟是主攻还是佯攻?”
眼下,光头不在山城,父子俩在几天前已飞往台湾,去宣慰什么“金门大捷”,这里的事情他不好妄自作主。
沉默半响后,张群望着站在身边的长官公署参谋长,问道:“川北方向,胡长官(东部)哪里有什么消息?”
“今天15时,长官公署参谋部接到胡长官电报,称:目前未见供军发动攻击的迹象,秦岭、大巴山防线安若泰山……”
“好啦,好啦,不必再往下念了!”
张群不耐烦地摆摆手,示意参谋长住嘴。
现在,他想要搞清的是:?为什么解放军不从北面进攻?
假如东线是佯攻,那么,解放军的主攻也将很快在北线开始。
假如北线近期未见动静,那就说明共军的主攻方向确在东线。
如果是前者,按光头钦定的原决心、原方案和原部署就没有错,可以应付;如果是后者,那可就麻烦大了。
这样一来,张群面临着非常艰难的选择:假如不调兵增援,供军很可能不出一个月便打到山城来,到时候“丧师辱国”,罪名难当。
假如从川北调胡宗难部增援川东呢?
此举也是险象环生!?
一是长途调兵、劳师袭远,是否能挡住供军进攻,殊难预料。
二是胡宗难部东调后,北线大门洞开,供军若从此进攻怎么办?
三是如此一来,改变了光头的原定部署,仗打胜了自然无话可讲,仗打败了,使自己有口难辩。
所以,思前虑后、斟酌再三,张群还是决心维持现状,请光头返渝指挥调度。
11月4日,又过了10多个小时,川北方向仍未有动静,张群唤来了机要秘书,口授电报两封。
一封是发往抬北的,告知“西南防线”的东部情况,请光头火速返渝。
第二封是发给东线3位绥署主任和5个兵团司令的,告诉他们:“东线为党国复兴基地命脉所系,必须死守。
接到张群要求“死守”的电报后,东线的统兵大员们怨声载道。
“有没有搞错啊?供军的主力在东线进攻,委座却把主力放在川北,让我们当替死鬼哦?”
“这打的是什么仗?打又打不赢,退又不让退,硬是要把活人整死,把部队丢光才安逸?我看,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正当山城当局和它的统兵大员乱作一团时,第二野战军第3、?第5兵团以及配属的四野部队,却以每天100里以上的行军速度,向敌人的防线内猛插。
哒哒哒……
砰砰砰……
轰隆隆……
15军在50门107火箭炮的掩护下,兵贵神速……
其他军指挥官看到这一幕,羡慕不已。
“107火箭炮真是好东西啊!”
“一门炮的火力顶一个炮兵营啊!”
“多一门炮可以大大减少我军的伤亡……”
很快,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川黔边境的果党防线已经快崩溃。
突然。
这时,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了狂风暴雨。
解放军各部不得不停止进攻,这给了果党陈克非的第20兵团喘息之际。
西南军政长官公署的要人们面露喜色。
张群:“哈哈,看来老天也要帮我啊……这是天意,天意啊!”
“天意难违啊!”
“命令各部队,原地休整……死守各个隘口……”
“是,司令!”
……
解放军前线指挥部。
“报,西南防线进攻出现了问题?”
“什么问题?”嘭縂内心一紧:“果党不是已经节节败退,战局已定了吗?”
“天突然下起了大暴雨,我军的弹药,枪支无法正常使用……进攻只能停下了!”
“他娘的!”嘭縂愤怒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