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日军集结的消息如同乌云压顶般传来,根据地内的气氛愈发紧张。林羽深知,这将是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恶战,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决定着根据地的存亡。他必须精心部署,确保万无一失。
他再次仔细研究地图,手指在地图上反复摩挲,目光紧紧盯着日军可能的进攻路线。经过深思熟虑,他将根据地的防御力量进行了合理调配。在日军最有可能进攻的正面防线,他安排了经验丰富的赵刚带领主力部队驻守。这里地势较为开阔,便于日军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也意味着正面防线将承受巨大的压力。因此,林羽反复叮嘱赵刚,务必利用好现有的防御工事,构建多层次的火力网,给予日军迎头痛击。他要求战士们在战壕中设置交叉火力点,利用地形优势进行隐蔽射击,最大限度地消耗日军的有生力量。
同时,林羽组织了一支由游击队员组成的机动部队。这些游击队员大多是本地人,对周边地形了如指掌,擅长在山区进行游击作战。这支部队的任务是在日军进攻过程中,不断骚扰其侧翼和后方,破坏日军的补给线和通讯设施,打乱日军的进攻节奏。他亲自为游击队员们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要求他们在日军行进路线上设置陷阱、炸毁桥梁、切断电线,让日军陷入混乱之中。他叮嘱游击队员们要灵活机动,避免与日军正面交锋,而是利用地形和速度优势进行骚扰。
在根据地的后方,林羽安排了后勤保障部队,负责伤员救治和物资调配。他深知,一场大规模战斗,后勤保障至关重要。不仅要确保前线战士有充足的弹药和食物供应,还要及时救治伤员,让他们尽快重返战场。他亲自检查了医疗物资的储备情况,确保药品、绷带、担架等物资充足。他还安排了专人负责物资运输,确保弹药和食物能够及时送到前线战士手中。他叮嘱后勤人员,无论前线战况如何激烈,都要保证后勤线的畅通,这是战斗胜利的关键。
为了让根据地的百姓更好地配合战斗,林羽亲自组织了动员大会。他站在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望着台下密密麻麻的百姓,心中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大声说道:“乡亲们,日军又要进犯我们的家园了!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要团结起来,和战士们一起保卫我们的根据地!大家要按照安排,做好坚壁清野,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同时,有能力的乡亲可以帮忙运送物资、照顾伤员,为抗战出一份力!”他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激起了百姓们的共鸣。
百姓们纷纷响应,群情激昂:“保卫根据地!打倒日本鬼子!”他们的声音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仿佛在向即将到来的日军宣告着他们的决心。在大会结束后,百姓们迅速行动起来。年轻力壮的主动报名参加后勤工作,他们扛起担架,搬运物资,穿梭在根据地的各个角落。妇女们则组织起来,为战士们赶制干粮和衣物。她们在屋子里忙碌着,针线穿梭,将对战士们的关爱融入到每一件衣物、每一袋干粮中。孩子们也不闲着,他们帮忙传递消息,放哨警戒。他们在村口、路口、山头来回奔跑,用稚嫩的声音提醒着大人和战士们注意安全。整个根据地呈现出一片军民一心、众志成城的景象。
林羽看着根据地内军民一心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感动和欣慰。他看到百姓们脸上坚毅的表情,看到战士们眼中坚定的目光,他知道,这是根据地能够坚持下去的力量源泉。但他也清楚,日军此次来势汹汹,实力悬殊,这场战斗必将异常艰难。他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同时也要争取最好的结果。
在战斗即将打响的前夕,林羽再次来到前线阵地,检查防御部署。他沿着战壕一路走来,仔细查看每一个火力点、每一个隐蔽处。他看到战士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战壕中堆满了弹药,机枪已经架好,战士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无畏。他看着战士们坚定的眼神,大声鼓励道:“兄弟们,我们已经经历了无数次战斗,每一次都能战胜敌人。这次也不例外!我们身后是我们的亲人、我们的家园,绝不能让日军前进一步!”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力量和信心,仿佛能够驱散战士们心中的紧张和恐惧。
“绝不后退!”战士们的呐喊声响彻山谷,仿佛在向即将到来的日军宣告着他们的决心。林羽知道,大战一触即发,他和根据地的军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这场生死考验。他站在战壕中,望着远方的地平线,心中默默祈祷:愿这场战斗能够胜利,愿根据地的百姓能够平安。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