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章,正式接管,龙国第一款制式步枪:56式枪族!(求数据) (1/2)

苏军从车上走下来,赵天明便笑脸迎了上去:“苏长官你好,我是厂长赵天明,这位是技术部的刘工,这位是设计部的张工……”

“我已经接到军工部的命令,从今天开始,兵工厂为你马首是瞻……”

“大家好!”

苏军和众人打了一声招呼,便直接进入主题:“我这次过来主要是想看看兵工厂的产能和技术的问题!”

“没问题,苏长官,里面请……”

随后,赵天明带着苏军巡视了兵工厂各车间和生产情况。

兵工厂整体来说还算不错,步枪生产车间正在维修,仿制日制步枪。

炮弹生产车间则在仿制日制九二式步兵炮,以及在维修战场上缴获,或者是损坏的火炮。

而子弹生产车间则是比较混乱,需要生产的子弹型号较多。

比如,三八步枪使用的是6.5毫米子弹,中正式与汉阳造则使用7.92毫米子弹,美式M1加兰德步枪和苏式“水连珠”莫辛纳甘步枪的口径为7.62毫米。

这就造成了工艺要求复杂。

好在还算拥有完整子弹生产链。

总体来说,技术有限,设备能动……距离苏军的要求还差得远。

没办法,龙国初立,军工底子太薄,工业还没形成闭环,到处都需要技术、资金解决。

苏军想要打造一支抗鹰的精锐部队,首先就要解决武器问题。

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时间不等人,苏军立马召集赵天明,刘工,张工等人齐聚在办公室。

“兵工厂我环视了一圈,发现兵工厂当下迫切需要两个问题,第一,改进子弹产能的问题,第二,为我军量身定做设计一款步枪。”

赵天明闻言,内心微微一颤:没想到,苏军这个行外人一眼就看出了目前兵工厂最大的问题。

由于南方还有不少地方还没解封,果党的残余势力依旧奋死抵抗。

这就需要沈阳兵工厂生产更多的子弹。

然而,因为“万国造”的原因,机器生产有限,原材料有限,以至于产能一直提不上去,赵天明想破脑袋都没找到破局之法。

“苏长官,那我们该如何改进??”

子弹是由弹壳,底火,发射药,子弹头等四部分组成。

发射时由撞针撞击底部,使发射药在弹壳内燃烧,产生气体将子弹头推出。

每一个步骤都少不了,还能怎么改进?

苏军:“现在我们生产的子弹为黄铜,成本高,效益低,我们何不在子弹的外围包一层铜,内部用钢材料顶替……我把这种子弹成为‘铜覆钢’子弹……”

“这样一来,子弹既有了钢的硬度,又有了铜的特性……”

铜覆钢子弹的成本相对较低,适合大批量生产,加上,我国铜矿资源有限,使用覆铜钢可以显著降低对纯铜的需求,从而减少对进口铜的依赖?。

覆铜层提供了良好的导热性、耐腐蚀性和润滑性,有助于保护枪械和提高射击稳定性?。

而且,铜覆钢子弹的制造工艺相对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

最关键的是,铜覆钢子弹的保存时间较长,可以保存30年以上,这有助于减少弹药的储存成本和维护成本?。

抗鹰战争一旦爆发,需要的子弹那将是天文数字。

效率是第一位。

另外,56式枪族需要大量的子弹才能发挥其威力。

??56式枪族包含:56式半自动步枪?,56式自动步枪?,俗称“56冲”,以及56式班用机枪?。

只能说苏军深谋远虑,每一步都在为抗鹰做准备。

赵天明听完苏军的阐述,犹如打通任督二脉一般,具体的操作他已经不需要苏军指点。

他兴奋的说道:“苏长官,还是你厉害……没想到,困扰我多年的问题,您一来就解决了!”

技术部的刘工听完更是眼前一亮,激动的问道:“苏长官,你太厉害了,古话说得好:隔行如隔山!”

“‘铜覆钢子弹’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您一个军事指挥官让我这个技术部科长情何以堪啊!”

“哈哈!”苏军开了一个玩笑道:“没吃过猪肉,可我见过猪跑啊!”

“赵厂长,大家认为这个可行的话,就从7.62mm口径开始试产……”

56式枪族使用正式7.62毫米口径。

“好,那立即安排下去……”赵天明:“对了,苏长官,你刚刚说:为我军量身定做设计一款步枪……”

话音刚落,苏军便拿出56式枪族的图纸……

……

ps:非常感谢“834…42”老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