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08,二十岁的李云龙还在背快慢机呢 (1/2)

面对李云龙的惊呼,

卓卫华却是十分淡定的重复道:

“不到二十岁~”

李云龙,陈大旅长还有赵刚,再次陷入了沉默当中。

这与他们想象中的清风寨大当家,可是有着相当大的差距。

即使这个时代,并不缺乏年轻的俊杰,八路军中也并不是没有年轻的人才。

就好比陈大旅长本人,现在不到四十岁,在八路军当中也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可以说是年轻有为了。

可二十岁的时候,也不过刚刚考进黄埔军校,到二十三岁的时候,才背上了中正本人。

李云龙现在三十出头,倒退到二十岁,他还在背着快慢机,教程瞎子打枪呢~

赵刚此时虽然以二十五岁的年纪,就担任正团级的政委了,但倒退五年,也还在北平参与学生运动呢~

但现在居然有这么一个年轻人,好像比他们还要出色。

最主要的是,大多数土匪,都是没有组织,缺乏政治远见,行为不受约束,散漫,桀骜不驯,

想要收服一群这样的土匪,没有一点手段肯定是不行的。

尤其是在这群土匪本就有头领的情况下,

居然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其他土匪的信重,取代原本的头领。

并且还能够让这群土匪,在一年的时间内脱胎换骨,敢于去和小鬼子拼命不说,还具备了相当的战斗力。

杀鬼子的效率,比八路军和国军都要高。

这样的一个人物,不应该是一个久经人情世故,善于洞察人性,人心的人吗?

否则他是怎么收服土匪的?

这样一个人物,不应该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和相当的领导力的人吗?

否则他是怎么带着土匪杀了这么多小鬼子,打了这么多胜仗的?

这样一个人怎么能是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呢?

这也足以让人惊诧了。

可别忘了,现在还不到二十岁,那一年多以前,可能只有十八九岁。

回想完自己二十岁的时候在做什么,再看看此时不到二十岁的林成做了什么。

陈大旅长三人心中对林成的评价,不禁又提升了几个档次。

尤其是陈大旅长,看着山道上布置的井然有序,十分有章法的碉堡,眼中不禁闪过几道精光,再次开口询问卓卫华道:

“二十岁还不到,这个林成上过军校吗?”

“没有~”卓卫华摇了摇头道:“不过我和其面对面沟通过一次,看其谈吐,应该是念过书的,而且学问还不低。”

“哦?”陈大旅长的眼睛已经开始冒光了,“这么说,还是高材生?好啊,好啊~”

听到旅长的话,李云龙先是微微一愣,紧接着却是偷瞟了旅长一眼,然后又看了看一旁的政委赵刚,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察觉到李云龙的反应,赵刚不禁露出了哭笑不得的表情,却并没有说什么。

...

时间又过去十几分钟,

一行人还没有走到清风寨所在的主峰,

但陈大旅长几人的表情却是越来越凝重。

原因也很简单,

这一路上,他们所看到的景象,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险峻的山路,坚固的大小碉堡,

可以说碉堡之多,已经让几人有些头皮发麻了。

李云龙鬼点子是多,能打仗,但面对这种情况,也不可能从空中飞过去,在没有重火力的情况下,只能是一个个去拔碉堡。

独立团的战士信仰虽然坚定,有着不怕死的精神,但人数是有上限的啊~

不过,在神情凝重之余,李云龙的口水也是控制不住的开始从嘴角流淌下来,

主要是那一座座碉堡射击口露出的一挺挺轻重机枪口,实在是很难不让人眼馋。

就连赵刚看到这一幕之后,都忍不住开口感叹道:“这清风寨,居然这么多轻重机枪!”

“是啊~”陈大旅长闻言也是跟着感叹道:“这是杀了多少小鬼子,才能缴获这么多的轻重机枪。”

听到这话,李云龙几人又是陷入了沉默当中,好像是在思考这个问题,

更准确的说,是在计算。

小鬼子最小的战术单位是分队,

一个分队13个鬼子,配有一挺轻机枪,

分队之上是小队,一般由三个分队组成,那就是三挺轻机枪。

小队之上是中队,一个中队三个小队,步枪139支,轻机枪9挺,掷弹筒9具,有时则会加强2-4挺重机枪,甚至1-2门90毫米轻迫击炮或92式迫击炮。

中队之上的编制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