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章 怀揣巨资,奔赴港岛,抢人大战 (1/2)

土地改革方面,由老将军李品仙出面,统筹越北八省,搞定了九百万人口的最基本生存问题。

同时,也让是五万伪军与一万五千名法军俘虏,在开垦司的安排下,分散到各个省进行土地开荒。

为了方便展开工作,苏文圳还特意下令。

让鲁道源兵团和张淦兵团的少数民族士兵踊跃站出来,主动到地方下基层做工作。

因为他们与越北地区的民众属于同种同族,听得懂本地话,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提高工作效率。

这让土地丈量与重新分配工作的进度大大加快了。

另外,更是在这些少数民族士兵的带动下。

当地分到了土地的贫农与佃农家庭们的孩子,纷纷主动到各个参军点报名当兵。

苏文圳得知情况后,大喜过望。

毕竟,当前远征军最大的威胁,除了即将到来的四十三万法军之外。

就是兵源补充问题。

想要从国内征兵,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想都不要想。

而之前若是如拉壮丁那般,强行征兵,不说有没有战斗力问题。

拉来壮丁,肯定会伺机逃跑,又会剩几个?

而这和常凯申的队伍,又有什么区别?

但现在,这一切都不是问题了。

李品仙兴高采烈的走向苏文圳办公室,宛如换发第二春一般。

将一份报告放在办公桌上,激动道:“总指挥,我已经超额完成任务了!”

“这三天里,动用了超过三十万人次,其中当地百姓主动帮忙丈量占据了百分之九十。”

“一个个全都热情高涨,主动能动力十足!”

“我活了六十年了,是真正看到了群众的力量。”

“全部完成了八省土地测量,并分配完成。”

“而且,各个县的征兵办人满为患,处处排队,征兵办的军官们,都说从来没见过这么主动来当兵的。”

“毕竟,很多人眼中,都是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

“看来,苏总指挥这一招打土豪分田地,是真正得到了当地百姓们的支持。”

“是真真切切让他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我也是真正理解了那一句,有恒产者有恒心。”

苏文圳也兴奋的翻阅着报告,看着那一个个喜人的数据,脸上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从结果来看,说明他这一步走对了。

果然,没有哪个农民能拒绝得了土地的诱惑。

想到这,苏文圳当即指示道:“李老将军,这一段时间辛苦了。”

“但是,你还不能掉以轻心,还有很多工作需要你做。”

“接下来,第一,你需要肩负练兵的工作,我会在太原省建立一座军校,我本人亲自兼任军校校长,但总处长处长由你来担任。”

“要把这些士兵们给我尽快训练成型,作为远征军的后备役,时刻准备补充到一线队伍里。”

“第二,要监督治理接下来土地播种、耕种情况,确保粮食产量要比之前翻两倍!”

“你必须按照我给你的种子,让家家户户都用我的水稻品种!”

“之前的全部废除,抓到一个处理一个。”

开玩笑,这可是苏文圳特意耗费10000点积分,特意从商城兑换的杂交种子,亩产1000公斤。

而在此之前,越北地区的水稻亩产,普遍为100公斤到300公斤左右。

产量极低!

“是,总指挥,我一定做好工作,绝不让你失望!”李品仙老将军回应道。

随后便离开了苏文圳办公室。

并不能做过多停留,因为在外面还有一堆军政要员们排队等着报告呢。

李品仙之后便是夏威。

“苏总指挥,这是我连续奋战三天三夜摸排过后的北越八省工业情况。”

“您过目一下!”

夏威说完,便将报告递给苏文圳。

后者快速浏览了一遍后,说道:“这工业产值太低了,必须改变生产线,加快建立化工厂、橡胶厂、服装厂与食品加工厂,这四大类!”

夏威闻言,苦笑道:“不是我不愿意啊,苏总指挥!”

“可问题是,缺少相关的技术人才,北越这个地区,连文盲率高达百分之九十!”

“会写自己名字的都是少数,读过书的更是少数中的少数。”

“更别提高薪技术人才了,上过高中的,那都是宝贝,我们都当菩萨一样供着。”

苏文圳捏了捏鼻梁,头疼道:“这个问题比练兵还头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