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8章,钢铁厂开工,灭口李家商队 (1/2)

轰轰轰……

这天下午,特布拉湖钢铁厂正式投入生产。

机器的轰鸣声,持续不断。

苏远一整天都待在厂里,看着那些设备挨个运转起来。

从投入铁矿石、煤炭等原材料,走完一步步工序。

到最后,一块块成品钢坯出现在眼前。

他长舒一口气,脸上喜色根本收不住。

这么长时间的准备,总算是有了收获。

“仁智,这么多原材料,大概能冶炼出多少钢铁和铜?”

苏远扭头看向身边的一位青年,笑着问道。

这青年名叫吴仁智,是百人军工技术团里面,最懂冶炼的专家。

与华夏近代第一位钢铁冶金工程师,同名同姓。

历史上,吴任之1902年便到英国留学,就读于雪菲尔德大学,学习冶金专业。

1908年学成归国,1909年被聘为汉阳铁厂工程师。

是当时厂里唯一的本土工程师。

苏远知道他的本事后,立刻就将吴仁智从兵工厂调来了钢铁厂。

在这里担任厂长和总工程师。

吴仁智笑道。

“将军,咱们这些铁矿石的含铁量都相当高,一百多吨原材料,大概能生产出八九十吨钢铁。

铜产量要稍微低一些,但也有二三十吨。”

苏远一时都笑得合不拢嘴。

八九十吨钢铁和二三十吨铜,这得生产多少枪支炮弹。

别说两个团,就算是一个师,都足够武装了。

“辛苦你了,这里就劳烦你多盯着点。”

苏远拍了拍吴仁智的胳膊,笑道。

吴仁智摇了摇头。

“不辛苦。”

“对了,你有空的话,就带几个徒弟,咱们的人才培育也得做起来。”

这以后做大做强了,各种人才都会变得稀缺宝贵。

一个钢铁厂,光指望吴仁智一个人,那得累死。

吴仁智眼睛一亮,笑道。

“我正有此意,回头我就去劳工生产队挑几个机灵点的年轻人,教教他们。”

“好,有什么困难,直接找赵充国,他办不了,就来找我。”

苏远交代完,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房间。

倒头就睡。

一天一夜没合眼了,总算能够放心休息一晚。

…………

第二天清晨。

天刚蒙蒙亮,一支打南边的商队,缓缓进入了库伦城。

天色尚早,街上空荡荡的,看不见几个人。

商队拖着大批货物,往本地商会赶去。

在路过一条小巷时,领队的掌柜见四下无人,便驱使着五辆马车,进入那巷子。

走了几百米,马车停在一栋普通小院门口。

院子里,早有七八个大汉等候。

他们打开门,飞快的将车上一箱箱货物,往院子里搬运。

货物卸完,那几个大汉将箱子一一打开。

只见里面装满了步枪,总共五百支。

另外,还有三万发子弹。

这批军火可不是一个小数目,那些大汉清点完毕后,眼中都露出了惊喜之色。

“数目对的上,辛苦各位了。”

大汉们向着押送货物的商客,拱了拱手。

那商队掌柜笑道。

“客气了,我们也是拿钱办事。

对了,送这批货的老板,有件事需要您家主子帮忙办一下。”

其中一人问道。

“什么事?”

“关于库伦周边的兵力布防,希望您家主子能帮忙调查清楚。”

为首的大汉,笑着拍了拍胸口。

“这事简单。”

“那就多谢了。”

商队掌柜拱手致谢,正准备转身离开时,他突然想起还有一件事。

李福来库伦已经半个多月了,不知道他现在的情况如何。

“各位,向你们打听一件事,比我早来半个月的李掌柜,现在住在何处?”

那几个大汉听到这话,都露出了疑惑的神色。

“您说的是李福李掌柜?”

“正是。”

“他不是半个月前就离开了吗?”

一听这话,商队掌柜眉头一皱,顿感不妙。

李福怎么会离开。

他带了一千多人过来,可是为了开采煤矿。

那一千多人中,还有两百训练有素的士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