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五章 组建空军的可能 (1/2)

“通讯员,立刻传令一营二营,即刻急行军,务必占领寺口村以南的高地!三营,即刻前往学堂村一带布防!”

对于丁伟来说,这是绝佳的战机,三岔沟的战斗打得如此激烈,不管谁胜谁负,新一团的进入,都将是一个变数。

丁伟想了一下,又补了一句:“同时将此情况上报旅部,就说不明身份友军在三岔沟和鬼子激烈交火,新一团阵地前移,支援友军。”

他才不像李云龙那个二愣子,该上报的还要上报,毕竟771、772等几个团都在赶来的路上,这可能是今年以来,129师组织最大规模的一场战斗。

……

三岔沟阵地。

步话机传来赵大壮的声音:

“队长,我是二连赵大壮,有鬼子要跑,我们用不用迂回到寺口村以北,堵住他们?”

鬼子要跑在陈锐的意料之中。

陈锐安排三连引诱鬼子全部进入伏击圈,确实有全歼这一波鬼子的意图。

短短的几分钟,千余手雷甩了出去,在峡谷中爆炸,效果比陈锐预料的还要好一点。

再加上山炮、迫击炮的轰炸,各个方位的轻重机枪、冲锋枪的绝对优势火力压制,98K、三八大盖的逐个点名,

按照系统的提示,就第一轮的攻击,鬼子直接阵亡超过300,受伤高达600,也就是说,轻伤加上没有受伤的鬼子,至少还有300鬼子还有一战之力。

这对于有地形和火力优势的老龙山游击队,吃掉他们是迟早的事。

陈锐在权衡,刚才那三架飞机,把这里的战场信息传递出去之后,鬼子的反应。

能给游击队带来重大威胁和伤亡的,只有炮火和空中力量。

“各连注意,鬼子要跑就放他们离开,但是,尽可能多的给鬼子制造伤员,没受伤的给我打伤,受轻伤的给我打成重伤。”

“好嘞!”

刘寒林趴在陈锐身边,不解道:

“为啥不全歼这波小鬼子,我们的火力有这个机会。”

从前跟鬼子作战,都是鬼子有绝对火力优势,现在反过来了,游击队跟成了有绝对火力优势的那一个。

勃朗宁重机枪的威力自不必说,虽然川军连只分到两挺,刘寒林其实已经很知足了,爱护的跟个宝贝似的。

还有98K,昨天有个川军战士就在500米外,用98K一枪爆了鬼子的腿,有这样枪法的不止一个,这还是得益于瞄准镜的帮助。

砰!

陈锐一枪打断一个正在举枪瞄准的鬼子的腿,才认真解释道:

“在战场很多时候,打伤打残敌人,比直接击毙他们的效果更好。

在战场,一个重伤员往往需要三四个兵力去处置,会造成敌人短时间的非战斗减员。

而且打伤打残鬼子,给敌人的后勤运输、医疗、士气都带来极大的影响,极短时间内出现大量伤员,绝对会超过他们一线医疗能力。”

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一个原因,鬼子此时国内经济已经面临严重危机,开启了著名的“1940年体制”,即战时体制,旨在全面支援国家战争的一种经济体制。

1940年体制对于倭国后来的经济复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也正是此时倭国国内经济面临巨大危机,在战场的每一项消耗,其实都会转嫁到其国内,而陆相和海相对于战争拨款分配的争夺,从来都没停止过。

刘寒林恍然大悟般的点点头:“原来是这样,我总算明白为啥游击队一直在推广四爆战法了。”

“老刘,你在这儿指挥整个战斗,我去后面安排一下。”

陈锐说完就离开阵地,向后方高地摸去。

其实这一仗陈锐本想速战速决,然后马上撤退的。

毕竟田川还有不少鬼子,陈锐对他们的山炮、野炮这些重火力情况部署情况不太清楚。

但从鬼子飞机出现并打落的那一刻,陈锐改变主意了。

他要利用鬼子的伤兵,拖住田川的鬼子不要进入战场。

留在这里的目标,是鬼子的飞机。

严格的讲,鬼子没有空军这个军种,只有陆军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

刚才被俞家岭防空阵地击落的三架鬼子飞机,有偷袭的原因,但如此轻易就击落鬼子的飞机,有点出乎陈锐的意料,也让陈锐对鬼子留在大晋的陆航有了新的认识。

鬼子的飞机,包括后来著名的零式战机,其普遍特点都是火力凶悍、装甲薄弱。

打落三架飞机,总共获得2800万点积分,

中岛91式战斗机别看是个老破小,单架居然高达700万之多。

轻型俯冲式轰炸机更是高达1400万点积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三十五章 组建空军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