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 你们伙食榨菜、白面馍?清风寨朱子明的震惊!!! (1/2)

虎头山根据地,临时团部

“清风寨朱子明,有点个意思,不知道这位大当家赏不赏脸了。”

这半年,他来到虎头山一直在忙。

再说突然之间,他更不可能舍下一摊子事,一团之长去拜访个土匪头子。

这也不像话啊!

他可不像前世雪豹,周卫国刚来的时候,没办法才去的清风寨。

真正穿越到抗战世界,他才知道。

这革命就是个费神费力费时间费命,高投入,低回报,还经常不讨好的工作。

最困难的就是不易得民心。

不是像电视里那样,队伍一来,老百姓夹道欢迎。

不是啊!

初期那是纯属扯淡!

要知道那个年代是没有网络、没有电视、乡下没有卖报纸的,有也买不起,买得起也不认字的情况下!

绝大部分老百姓是根本没有国家概念、民族概念的。

一辈子见过最大的官就是村长!

信息是相当闭塞的。

在他们眼中日寇和封建社会的兵匪,军阀,土匪都一个样。

反正都是抢粮食、抢女人、抢壮丁、还有杀人什么的。

套一个冠冕堂皇的口号,没区别。

初期老乡们都认为,兔子军肯定也没多大区别。

部队教员被打出去之类的都是常事。

而讲国家民族信仰,都听不懂。

但又不能不讲。

对部队政委来说是最痛苦的!

最后总结成一句话:跟着我们能吃饱饭!

当然,这个只是口号。

毕竟这个口号喊得人多了,而且一个比一个响。

必须慢慢通过一步步的行动来验证不是空话。

包括打鬼子除汉奸,帮助开垦荒地等等。

这样。

一个村子一个村子,一个镇子一个镇子,这样根据地的民心才能一点点建立起来!

这个过程往往需要两年左右,还只是基本建立起来。

虎头山的情况其实要好上不少!

毕竟有着清源和涞阳两个县城。

而且地处交通枢纽,往来繁华。

其下面村子的文化程度要高上不少,认字的人也不在少数。

但也不是那么简单能收服民心的。

民众对于军队都是抵触的,哪怕你把自己说的再好。

硬来只会更坏事。

这次倒是个再好不过的机会。

一举收服、阳村、赵庄、里陇村三个村子的民心。

他现在手里有大量的粮食,而通过清风寨这个中间人过渡一下,远比直接去送要好上不少。

毕竟在虎头山,军阀扔上两袋粮食,第二天来抢壮丁的事不是没发生过。

就看这位大当家能给他带来多少惊喜了!

……

“行,麻烦您回去告诉邱团长,明日朱子明必将到访。”

“那就谢过朱大当家了。”

在许荣光回去后,清风寨开始了商议。

二当家:“大哥您真要去八路哪里。”

三当家:“是呀,我看没什么必要,这是摆鸿门宴呢。”

朱子明:“别这么说,八路是敢真刀真枪和鬼子干的,咱们一个地界的兔子是该认识认识。”

四当家:“不是他八路动静太大,鬼子也不会下大力气将整个虎头山围了?!”

“他八路更是缺粮,乡亲们不熟,没人借给他们粮食。”

“咱们不是刚借来粮食吗,他八路不是打听到,跑我们这借粮了吧。”

二当家:“唉,我看有可能,而且很大。”

三当家:“不像吧,那个小兵面色比我都红润,倒像是个地主,哪有一点营养不良。”

四当家:“人家还能派个面黄肌瘦的过来。”

二当家:“对,没粮饿极了什么做不出来,大哥过去,说不准就给扣了!”

朱子明:“行了!守田明天拉两车粮食跟我一起去,其中一车杂活面啊!”

三当家:“啊?!凭啥啊!咱们一共就三车杂活面,还分出去一车!”

朱子明:“你废什么话,要解了鬼子围山还是要靠他们,弟兄们就多啃一啃地瓜吧。”

三当家:“~是。”

“……”

……

第二天,清晨

“大哥,两车粮食都弄好了,四个兄弟赶车,老实说俺真心疼。”

“行了,就期盼鬼子都赶跑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