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没过几天,侦查员来报,鬼子集结了一支几百余人的部队。
正朝着一个方向运动。
显然是在执行某个作战任务。
这个军情非常紧急。
但是这支鬼子部队又不在杨华战场全景地图的可视范围内。
杨华只好结合鬼子运动的方向。
大致推断出鬼子的作战任务的进攻目标。
看了这个目标,杨华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个目标非常可能是李云龙的部队。
因为鬼子运动的方向正是李云龙现在活动的区域。
侦查兵带回的信息显示鬼子的兵力规模至少三倍于李云龙部。
虽然李云龙部队战斗强,善打硬仗。
但是面对数倍于自己的鬼子,他们未必能顶得住。
他们现在都同时位于鬼子控制的区域中,李云龙他们获取其他部队支援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于是杨华和陈云峰商量是否需要支援李云龙他们。
虽然他们现在兵力有限,但是装备精良。
打蛇打七寸,他们可以出奇兵,策应李云龙他们。
陈云峰听了也觉得非常有必要支援李云龙。
本来李云龙他们这支部队就是八路军高层特意留在敌后,牵制鬼子的。
就像死死的插在鬼子胸口的一把匕首。
现在鬼子想方设法集中优势兵力想拔掉李云龙他们这把匕首。
杨华和陈云峰他们肯定不能让鬼子得逞。
而且他们以后也要像李云龙他们一样,成为另外一把匕首,牢牢插在鬼子的胸口。
两把匕首一起牵制鬼子对八路军大部队的疯狂扫荡。
杨华和陈云峰紧锁眉头,商量着作战计划。
“老李那边情况危急,鬼子控制严密,咱们现在去支援也得小心谨慎。”陈云峰神情凝重地说。
杨华点头赞同:“没错,而且现在我们的临时据点在山里,鬼子还没有发现,必须全力保全,不能轻易让鬼子侦查到,我们两各顾一头把吧!我带队支援老李,陈政委你在家留守,确保家不能丢。”
陈云峰闻言,脸上闪过一丝犹豫,但旋即坚定地点头:“行,打仗你在行,怎么部署,分配人员我听你的。”
杨华听了说道:“我决定带着一排和炮兵班过去。一排基本都是我那批老战士,战斗经验丰富。而二排基本都是我们刚刚吸收的新兵没有实战经验,这次的战斗部署是出奇兵,所以新兵不适合参与行动。只是这样你在家里的压力就大了。”
陈云峰闻言,坚定地点点头:“我明白,这确实是最稳妥的安排。新兵缺乏实战经验,在这种关键时刻,贸然让他们参与行动,反而可能拖后腿。你放心去吧,家里有我。”
按照杨华和陈云峰商量的,杨华给一排的战士说明了作战任务。
而且他们刚刚练习好的“林隐鸟鸣密语”这次正好可以派上用场了。
杨华还把系统空间的所有迫击炮炮弹全都拿出来。
并且安排体力好,熟悉地形的乡亲们帮忙搬运炮弹。
一但到达战场或者炮弹被打出。
搬运炮弹的乡亲们可以立刻自行离开,依靠熟悉当地地形迅速撤离,返回溶洞里的临时防御点。
不必继续待在战场上,以最大限度的保证乡亲们的安全。
事不迟疑,准备妥当,杨华随即带着战士们向着侦察兵侦测到的鬼子运动方向出发。
在路上,杨华不断的查看战场全景地图,看看有没有鬼子进入全景地图能显示的范围。
避免他们和鬼子正面撞在。
他们现在的兵力如果和鬼子正面遭遇肯定吃亏。
他们走出约莫20公里,杨华突然发现战场全景地图上出现了二十几个光点。
从颜色判断是鬼子,但是人员却只有二十来个。
杨华感觉到奇怪,不知道这小股鬼子是做什么的。
于是他让战士加快行军,他要快速靠近这小股鬼子,把鬼子周围更宽的范围显现在战场全景地图上,看看这股鬼子是不是鬼子大部队的先遣队。
但是杨华他们已经很靠近这股鬼子,也没有发现他们周围有鬼子的大部队。
杨华马上意识到这股鬼子不是大部队的先遣队,而很有可能和他们一样是一支特战小队。
而他们的行动目标很有可能是李云龙的指挥部。
果不其然,很快李云龙的部队以及鬼子的大部队便和这股鬼子特战小队,同时显现在杨华的战场全景地图里了。
而这股鬼子特战小队位置正好位于李云龙部队的后方。
看来杨华是猜对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